8月5日,省重点交通工程330国道鹿城官岭隧道改建工程全线建成并通车,比预期提前了2个月。通车后,大幅缓解了鹿城仰义后京至藤桥方向老官岭隧道的交通压力,同时带动中国鞋都产业园区、鹿城轻工产业园区等重要经济片区发展。
老官岭隧道是连接鹿城西片与市区的重要通道,近年来鹿城经济发展迅速,温州西部多式联运枢纽、藤桥新区(规划)等项目陆续将在西片大规模建设与投入生产,交通流量剧增,老隧道原双向两车道的二级公路路幅难以满足日渐增多的车流量需求。2019年10月,鹿城开工建设330国道鹿城官岭隧道改建工程,于老官岭隧道左幅新建车道,新老隧道合并提升为双向四车道的一级公路。据悉,工程全长2.517公里,总投资3.1亿元,其中隧道部分长1.14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内设人行通道、非机动车道,兼顾市政功能。
项目经理余双剑介绍,经过前期勘查,工程临近金温铁路、乐清湾铁路,隧道爆破施工技术要求高。为此,鹿城成立330国道鹿城官岭隧道攻坚专班,积极联合专家组随时进行技术和力量支援,在施工工艺上运用监控量测方法,全过程精准把控施工进度,同时根据隧道围岩情况变化,不断优化爆破方案,最大限度保护好既有线路,降低涉铁、涉路施工段的影响。
施工期间,受疫情及连续强降雨影响,工程施工进展一度被拖慢。为此,项目在资源投入、人员配备和工序组织方面加强统筹,按天落实,持续保持大干状态。“建设高峰期,项目投入施工人员百余人,采取24小时不停工作业,目的就是尽快改善西片市民的出行条件。”余双剑说。
据鹿城区交通工程建设中心主任李赛芳介绍,新隧道通车后,将提高已建成的104国道、330国道、渔藤公路等道路的通行效率,促进鹿城西片路网结构优化升级,推动西片区域互联互通,增强城区对西部经济带的辐射作用。
轨道交通展获悉 9月19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TOD论坛2025青岛年会正式发布《中国城轨TOD指数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指数报告研究范围包括已开通城轨交通TOD(不含有轨电车城市)的46个城市的390条运营/建设/规划线路、7751个物理站点。 报告分别依托各参编单位及协会会员单位的第一手轨道交通运营数据、TOD项目实操经验、国内最早TOD指数、房地产指数研发经验、公共交通政策和学术研究等优势,以及合作伙伴腾讯科技的大数据优势,围绕不同层面的TOD实际应用需求,通过科学、严谨的数据采集与研究分析,汇聚协会、业主、高校、研究和咨询机构的专业力量,并征求城轨资源经营方和地产合作方意见,研发编制而成,旨在为我国TOD发展提供科学、量化评价标准与评估体系。 通过对TOD理念中土地、物业、交通、人口、产业、公共空间等关键要素之间互动关系的深入分析,能够更为系统客观地评估TOD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这进而能切实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地区的规划引导,促进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一体化发展,倡导崭新的TOD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高质量与可持续的人、城、境、业融合发展。 截至2024年底,我国目前58个运营城轨交通的城市中,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