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交通需求持续增长,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缓解交通压力的重要手段,正迎来快速发展期,与此同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密集开通运营的重要节点,城市轨交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放量窗口期”。
据交通运输部2025年5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有54个城市建成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26条,运营总里程达10978.3公里。单月完成客运量28.7亿人次,同比增长2.9%,环比增长0.7%,各项运营指标实现稳定增长。
轨道交通高歌猛进,离不开设备端强有力的支撑。其中,车辆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核心装备,是确保安全、高效运行的重中之重。
招标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全国范围内各城市轨道交通业主,每年发布的车辆招标项目在30-50个,中标车辆数则为每年5000辆左右,中标金额在300-500亿元之间。
具体来看,每年的招标车辆项目主要以新建线路为主。以2024年为例,在共计3659辆招标车辆中,新建线路中标车辆数为2783辆,占比达到76.06%;其次,延长线/调整/改造工程项目中标车辆数为802辆,占比达到21.92%。两者中标合计比例达98%。
而根据目前已有公开信息,据统计,2025年全年,预计全国范围内将有50条线路进行车辆的招标,线路总长度将达到1334.57公里,线路建设总投资额则将达到8941.75亿元。从历史经验来看,车辆投资在城轨建设总投资额中的占比一般为8%,由此,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可以推算出2025年城轨车辆招标总额预计超过700亿元。
以此类推,2026年预计将有35条线路、915.56公里里程的线路进行招标,按照线路建设总投资额为7008.67亿元测算,预计车辆招标总额将超过500亿元。
对比此前数据,可以清晰看到,虽然上一轮地铁建设热潮已步入尾声,但车辆招标需求却进入密集爆发期,今明两年的车辆招标总额较前几年,将有显著提升。
A型车(含Ah/As):中标1394辆,占比38.1%
B型车(B1/B2):中标1056辆,占比28.86%
市域列车(ABCD):1040辆,合计占比28.42%
从现有情况来看,我国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中,地铁车辆主要分为A型、B型、As型、Ah型和Lb型,而使用C型和LC型车辆的轻轨,则包括市域A型、市域B型、市域C型(按《市域(郊)铁路设计规范》,CRH6属于市域C型车辆)、市域D型。
As型车是在标准A/B型车的基础上,为适应重庆山地城市坡道多、转弯半径小、车站埋深大等实际情况,通过优化车辆参数和动力配置研制出的一种新车型,列车车体最大宽度3米,最高运行速度100公里/小时。
Ah型车辆是杭州地铁杭州地铁研制的车型。集合了A型、B型车的特点,采用国际先进标准设计制造,4动2拖6节编组,超宽鼓形车体结构,车宽3.08米,车门宽1.4米,最大载客量超过2200人,列车最高运行时速为80公里,具有强度高、车体轻、能耗低等特点,能够实现出色的运营效率。
C型车一般是我们说的轻轨车型,适用于中小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C型车6辆编组时单向运能可达到1-3万人次/小时,不同线路运营速度等级有:80km/h、100km/h、120km/h。
L型车辆为直线电机驱动、轮轨导向的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直线电机运载系统是一个专用系统,不能与传统的城市地铁交通系统通用,所以目前L型列车服役的线路不多。不同线路运营速度等级有:90km/h、100km/h。
跨座式单轨列车是适用于城区地上空间的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采用胶轮走行,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噪声与振动能够被周边居民所接受。地面主干道路的隔离带即可设置线路桥墩,挤占地面空间小。运能1~3万人次/小时,运营速度90km/h。
3、公开招标平台(如中国国际招标网)及行业分析报告汇总
4、部分数据(如2024年车辆类型占比、全球里程占比48.6%)参考《人民日报》(2025年6月)、《新浪财经》(2025年1月)以及GEP Research(2025年5月)等权威媒体与研究机构的报道。
5、此次报告统计包含了部分可合理范围的未来预估数据。
6、上述数据在整理过程中力求准确,但因部分信息涉及预测或初步统计,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具体数据以交通运输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及相关官方机构发布的最新报告为准,如有数据不全面或错误之处,欢迎指正!
在城市轨交“提质扩容”的新阶段,车辆采购的爆发不仅意味着更大规模的制造交付,也意味着技术标准、能源效率、适配能力、智能化控制等多维度的全面进阶。
这对整个轨道交通产业链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能造车”到“造好车”,从“功能产品”到“智能系统”,从“设备采购”到“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为贯彻“交通强国”战略,积极推进四网融合、加速轨道交通产业升级,解决行业痛点与关键需求,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与跨界合作,共同构建多元、绿色、智能、可持续的轨道交通发展新格局,由城市交通网发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晟格会展(上海)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ARTS第20届上海国际先进轨道交通技术展将于12月17日-1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
本届展会以“智慧化、绿色化、数字化、协同化”四大升级为亮点,打造轨道交通装备、系统集成、运营维护、智能解决方案的全景式展示平台,聚焦:
城市轨道车辆全生命周期管理
智能制造与轻量化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应用
信号系统与列控智能化升级
轨道交通网络安全与智能防护
低碳可持续发展技术
中小城市/山地城市轨道系统解决方案
适应不同城市特征的车型定制化策略
海外输出与技术合作的新路径
政策与资本驱动下的项目投融资与国际合作
在1200亿元级的超大市场机遇窗口中,2025ARTS展不仅是一场展示与交流的舞台,更是一场产业、资本、技术与需求交汇的合作盛会。
邮箱:artsexpo@sgexpo.cn
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氢电动轿车交车仪式在张家口市民广场举行,首批36辆醇氢电动轿车正式交付,主要应用于当地出租车行业。据了解,张家口市大力鼓励出租车经营者自愿更换电动出租车。目前,全市电动出租车保有量达1137辆,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张家口市巩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创建成果,加快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推进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车和配送领域的推广使用,不断优化城市绿色出行环境,推动交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笔者在张家口市桥西区展览馆公交站看到,一辆辆车牌上印有“F”标识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从身边驶过,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目前,全市拥有绿色能源公交车2050辆,占公交车辆总数的90.4%,主城区绿色能源公交车辆占比100%。”张家口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已投运氢燃料电池公交车444辆,位居全国首位。 该市不断丰富氢能交通应用场景,氢燃料电池重卡已应用于当地煤炭运输服务以及建筑垃圾倒运领域。目前,该市有氢燃料电池提供动力的物流车725辆、牵引车3辆、仓栅车40辆。“动力系统由本地企业生产制造,具有快速加氢、功率高、续航里程长等优势。”张家口亿华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负责人李靖介绍,氢燃料电池重卡每加满一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