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氢电动轿车交车仪式在张家口市民广场举行,首批36辆醇氢电动轿车正式交付,主要应用于当地出租车行业。据了解,张家口市大力鼓励出租车经营者自愿更换电动出租车。目前,全市电动出租车保有量达1137辆,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张家口市巩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创建成果,加快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推进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车和配送领域的推广使用,不断优化城市绿色出行环境,推动交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笔者在张家口市桥西区展览馆公交站看到,一辆辆车牌上印有“F”标识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从身边驶过,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目前,全市拥有绿色能源公交车2050辆,占公交车辆总数的90.4%,主城区绿色能源公交车辆占比100%。”张家口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已投运氢燃料电池公交车444辆,位居全国首位。
该市不断丰富氢能交通应用场景,氢燃料电池重卡已应用于当地煤炭运输服务以及建筑垃圾倒运领域。目前,该市有氢燃料电池提供动力的物流车725辆、牵引车3辆、仓栅车40辆。“动力系统由本地企业生产制造,具有快速加氢、功率高、续航里程长等优势。”张家口亿华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负责人李靖介绍,氢燃料电池重卡每加满一次燃料可续航800公里以上,一辆车每公里大约可减少0.94公斤的碳排放。
在京藏高速官厅服务区全液冷超充站,一辆辆整齐停放的电动汽车正在充电。这里是目前京津冀地区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全液冷超充站,配置8台全液冷超充桩和26台风冷快充桩,能同时满足34台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全液冷超充对搭载800伏高压平台的电动汽车车型,可达到‘一秒一公里’的充电速度。”国网张家口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张捷靖介绍,该公司陆续在京藏、京礼等高速沿线建成9座全液冷超充站。
为绿色出行续航,近年来,该市围绕服务公共充电、居民区充电,大力推动充电站、充电桩建设,逐步形成“超充+快充+车网互动”立体充电服务体系。同时,不断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实现高铁、机场、公路与公交多元联运,主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达100%,建成80座智能候车亭,交通综合运行协调与应急指挥平台实现客流监测、运输科学调度的数字化管理。
如今,张家口市已形成以对外枢纽为城市支点、公交场站布局为网络支撑、常规公交为绿色出行主体、自行车和步行等慢行系统为延伸的“多模式、一体化、全覆盖、高品质”的绿色出行体系。
北京市发改委近日披露,“十四五”以来北京市累计已有近300家单位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其中,北京公交集团作为清洁生产单位,已经实施30项方案,1562辆公交车完成淘汰更新,实现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7万吨。 交通领域一直是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2023年,北京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能耗约占全市能耗的17.5%。这意味着,推进交通领域节能降碳,对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截至2024年年底,北京公交集团运营常规公交线路1261条,线路长度29084公里,年行驶里程10.94亿公里,年客运量20.98亿人次。此前,北京公交集团完成清洁生产审核,通过实施节能、减碳、降耗、减污、增效等方面30项清洁生产方案,在绿色发展方面迈上了新台阶。 “30项清洁生产方案可归纳为车辆电动化改造、绿电应用和全系统节能环保改造三大工程。”北京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说,提升交通领域绿色发展水平的关键在于能源的高效利用、交通工具道路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和降低。 该集团运营的主要设备为公共电汽车。本轮清洁生产审核,通过实施6项车辆更新方案,累计更新车辆1562辆,具体包括: 109辆柴油车更新为纯电动车、369辆LNG天然气车更新为增程式(气)电动车、350辆LNG天然气车更新为增程式(油)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