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展消息 近日,“基于能量路由器的新一代城轨柔性直流供电系统”正式通过运营前专家安全评估,标志着这套融合了“绿电”“智控”“高效”三大核心优势的创新供电系统已具备投入运行条件,即将在津静线投入运营。
18个月从立项到“通关”的“城轨新速”
双碳目标
基于能量路由器的新一代城轨柔性直流供电系统是一种以能量路由器为核心装备,集牵引供电、再生制动、光伏直流并网于一体的多端口能量路由器系统。由天津地铁集团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华凯电气、电化院、中国铁设等顶尖力量共同研发。项目剑指“双碳”目标,瞄准传统城轨供电系统能效低、能源单一化等痛点,聚焦节能降碳增效、绿色能源替代、绿色装备应用三大方向。
通行证
项目于2023年12月13日成功获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城轨装备核心技术攻关项目。仅用时13个月,系统就于2025年1月24日顺利通过单位工程验收,证明了其全功能运行的可靠性,为科研提供了坚实数据基础。仅用时5个月,就完成了接触网动态电压阶跃测试、各供电工况行车能力测试、光伏接入测试、协同功能行车测试等工作,于2025年6月通过投入运营前安全评估,拿到系统投入商业运营前的最后一道关键“通行证”。
核心黑科技“能量路由器”让电“智慧流动”
关键设备
这种新型的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采用了“液冷型能量路由器”这一关键装备,并配以全线潮流实时可控的智慧协同控制系统,可以对牵引供电系统电压和能量的灵活调控,改变了传统系统分散、能效低的局面,更加智慧可控、灵活高效。
灵活调配
当列车处于牵引状态时,能量路由器通过站级协同控制器优先调配分布光伏绿电向接触网输送,剩余部分由外部电源补充,真正实现大规模光伏在城轨牵引供电系统的直接接入和就地消纳;当有列车制动时,能量路由器通过协同控制器优先将列车制动产生的电能和光伏产生的电能输送给相邻处于牵引状态的列车,剩余电能通过中压环网灵活调配给低压配电或其他牵引所,提升了列车制动能量的利用率。
冷型能量路由器,具有中压环网-牵引网-光伏三个端口,且端口具备扩展性、宽运行范围、高短路耐受特性,满足高电压、高功率和高效率需求,具有对电能进行分配、输送、调度能力,提高系统功率波动承受能力,稳定牵引网电压,具备短时兆瓦级大功率牵引供电和再生制动能量回馈能力,可灵活协调光伏发电、牵引能量、制动能量的传输和变换。协同控制系统由区域级协同控制器与站级协同控制器组成,实现全线牵引所能量路由器自律协同。
“绿色生产力”从津静线走向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系统即将在津静线投入运营,将最大化利用每一度电,为乘客带来更绿色、更高效的出行体验。填补空白从理论到实践,我们成功验证了新一代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和巨大价值,形成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关键装备与技术体系,这是天津轨道交通发展“新质生产力”、践行“绿色生产力”的生动体现。新系统的成功研发与应用,更填补了国内外城轨协同可控柔性直流牵引供电领域的技术空白,标志着中国在该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中国乃至全球城轨交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轨道交通展获悉 9月19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TOD论坛2025青岛年会正式发布《中国城轨TOD指数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指数报告研究范围包括已开通城轨交通TOD(不含有轨电车城市)的46个城市的390条运营/建设/规划线路、7751个物理站点。 报告分别依托各参编单位及协会会员单位的第一手轨道交通运营数据、TOD项目实操经验、国内最早TOD指数、房地产指数研发经验、公共交通政策和学术研究等优势,以及合作伙伴腾讯科技的大数据优势,围绕不同层面的TOD实际应用需求,通过科学、严谨的数据采集与研究分析,汇聚协会、业主、高校、研究和咨询机构的专业力量,并征求城轨资源经营方和地产合作方意见,研发编制而成,旨在为我国TOD发展提供科学、量化评价标准与评估体系。 通过对TOD理念中土地、物业、交通、人口、产业、公共空间等关键要素之间互动关系的深入分析,能够更为系统客观地评估TOD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这进而能切实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地区的规划引导,促进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一体化发展,倡导崭新的TOD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高质量与可持续的人、城、境、业融合发展。 截至2024年底,我国目前58个运营城轨交通的城市中,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