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58辆崭新的宇通纯电公交车排列成整齐的队列,黄白相间的车身搭配醒目的“重庆交运”标识尽显环保科技质感。这批全新车辆的顺利入列,不仅为万运集团公交客运企业运力升级按下“加速键”,更将为城市公交绿色发展战略注入强劲新动能。
此次批量引入纯电公交车,是万运集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在运力结构优化方面,新车投用将使公司新能源公交车占比实现跨越式提升,绿色公交 “主力军” 规模进一步壮大,为市民提供更环保的出行选择;在产业转型进程中,这一更新投放体现出企业公交产业绿色转型不断迈向深入,低碳发展路径愈发清晰,为行业转型树立了标杆。目前,公司技术团队正紧锣密鼓开展车辆调试、牌照办理等前期工作,同时组织驾驶员开展实操培训,涵盖纯电车辆操作规范、应急处理等核心内容,确保新车早日达到运营标准,顺利投入线路服务。
回溯采购决策过程,此次引入的车辆是万运集团围绕三大核心目标精心筛选的结果:一是响应国家低碳绿色环保号召,以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助力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二是聚焦市民出行需求升级,通过引入具备更优性能的新车,全面提升乘车舒适度与安全性;三是针对部分线路运力紧张问题,以新车投用破解运营瓶颈,提升公交线路周转效率。
根据规划,这批新车将优先用于替换16路、17路、18路、19路、29路等线路的老旧车辆——既能有效缓解这些线路高峰期“乘车难、运行挤”的运营压力,更能以更平稳的行驶、更舒适的内饰,为沿线市民带来更可靠的公交出行体验。
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化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电池使用寿命推算,我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预计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据统计,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司长刘洪生说,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围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全产业链,积极推进相关国家标准研制发布,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截至目前,我国已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22项,涵盖动力电池回收通用要求、管理规范、拆解规范、余能检测、再生利用、锂离子废弃物回收利用、再生黑粉等多个方面,有力支撑和引领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高质量发展。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谢再春介绍,福建省作为全国动力电池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实现了科技创新与标准研制深度融合,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化示范模式。 宁德时代子公司邦普循环将自主研发的DRT定向循环技术转化为先进标准,实现镍钴锰回收率99.6%、锂回收率96.5%,2024年处理废旧电池超12万吨,再生锂盐1.71万吨。 泉州清能公司通过构建标准体系,2024年处理退役电池237吨,减碳238吨,产值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