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这个普通又特别的日子,是贵阳公交74岁的生日。74年,在历史长河里不算长,但对贵阳公交来说,却是一段充满奋斗和担当的创业历程。
1951年8月3日,第一辆木炭动力公交车从六广门缓缓驶出,那是贵阳公交梦开始的地方。彼时的贵阳,交通尚不发达,公交车的出现,如同点亮了城市出行的第一盏明灯,开启了贵阳公共交通从无到有的崭新时代。
从改装木炭动力公交车,到自行设计制造贵阳牌客车,再到如今全部使用清洁能源客车,贵阳公交始终紧跟时代步伐,在绿色出行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回首往昔,74年风雨兼程,贵阳公交历经岁月的洗礼,从最初的蹒跚学步,到如今的稳健前行,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公交人的心血与汗水。曾经,我们的公交车只有寥寥数辆,线路覆盖范围有限,而如今,贵阳公交已用2200余辆清洁能源公交车,织就了常规运营线路222条,品质公交线路853条,惠农公交线路34条的庞大公共交通运力网络,将城市干道、环线、乡镇、地铁、机场、车站紧密相连,成为贵阳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的主力军,让贵阳的每一个角落紧密相连。
74年来,贵阳公交始终坚守“人民至上、服务为本”的初心使命,不断拓展服务模式,满足市民日益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大站快车在城市中疾驰,缩短了出行时间;微循环线路贴心环绕15分钟生活圈,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
丰富的定制线路更是带您领略省内各大旅游景点的黔山秀水,让出行变成一场惬意的旅行;
惠农专线托起了城市温度的烟火气息,架起了从田间地头到餐桌食堂的交通桥梁……
同时,我们积极拥抱科技,从人工记录排班,到3G调度中心成立,再到如今“公交大脑”智能调度管理,市民们可以在手机上轻松查看公交实时到站信息,出行变得更加省时省力。
不仅如此,在“开放型公交”战略的引领下,我们还在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拉近与市民的距离。开通公交抖音服务直播间,与市民在线畅聊公交话题,倾听大家的心声;
聘请义务监督员,建立“公交粉丝群”,让市民为公交发展建言献策。这一系列举措,都在让我们与市民的心贴得更近,我们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展望未来,贵阳公交将继续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秉持“团结、奉献、开拓、创优”的公交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优质的服务、更加开放的态度,为市民的出行保驾护航。我们将不断优化线路布局,提升运营效率,加强安全管理,让每一位乘客都能在公交车上感受到家的温暖;我们还将积极探索更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为强省会宏伟蓝图的实现添砖加瓦,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而不懈努力!
轨道交通展获悉 9月19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TOD论坛2025青岛年会正式发布《中国城轨TOD指数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指数报告研究范围包括已开通城轨交通TOD(不含有轨电车城市)的46个城市的390条运营/建设/规划线路、7751个物理站点。 报告分别依托各参编单位及协会会员单位的第一手轨道交通运营数据、TOD项目实操经验、国内最早TOD指数、房地产指数研发经验、公共交通政策和学术研究等优势,以及合作伙伴腾讯科技的大数据优势,围绕不同层面的TOD实际应用需求,通过科学、严谨的数据采集与研究分析,汇聚协会、业主、高校、研究和咨询机构的专业力量,并征求城轨资源经营方和地产合作方意见,研发编制而成,旨在为我国TOD发展提供科学、量化评价标准与评估体系。 通过对TOD理念中土地、物业、交通、人口、产业、公共空间等关键要素之间互动关系的深入分析,能够更为系统客观地评估TOD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这进而能切实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地区的规划引导,促进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一体化发展,倡导崭新的TOD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高质量与可持续的人、城、境、业融合发展。 截至2024年底,我国目前58个运营城轨交通的城市中,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