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洛阳持续高温,热浪灼人,高温预警频频拉响。当市民纷纷寻找荫凉避暑,街头巷尾,一辆辆公交车依然准时发车、平稳穿行,成为烈日下流动的“避暑站”。保障这份出行便利与车厢清凉的,是洛阳公交人在酷暑中的默默坚守与辛勤付出。
面对高温“烤”验,车辆安全是头等大事。修理工顶着热浪,细致开展车辆“体检”:为空调系统深度清洁除尘,确保强劲制冷;对发动机、制动系统、轮胎等关键部位逐一排查,清理散热器、严查制动液与刹车片、精准调控胎压并排查隐患,力保行车安全。在地沟闷热狭小的空间里,检修人员一丝不苟地排查底盘故障,汗水浸透衣衫,只为车辆“健康”上线。
提升乘客出行体验是服务的核心。驾驶员们提前到岗,开启空调为车厢预降温,让乘客一步上车即享清凉。车厢内,藿香正气水、人丹等防暑药品常备于急救箱,随时守护乘客健康。
两级智能调度平台高效运转,实时监测客流,在高温高峰及早晚通勤时段,动态加密热门线路班次,有效缩短乘客烈日下的候车时间。
关爱一线员工是保障服务品质的关键。集团积极落实防暑降温措施:各场站休息室空调开放,防暑物资充足供应,为趟间休息的车长们提供清凉舒适的休整环境。充足的防暑降温药品和物资及时发放到每位一线员工手中。后勤保障人员同样在忙碌,熬煮绿豆汤,冰箱里装着冷饮,切好的西瓜……“一线师傅们跑一圈回来,最盼这口解暑。”他们额上挂着汗珠,笑容里满是关切。
骄阳似火,热浪翻腾。洛阳公交人用汗水浇灌服务,以专业守护安全,在炎炎夏日为古都市民撑起一片便捷、舒适的出行晴空,成为穿梭于热浪中最动人的清凉风景线。
北京市发改委近日披露,“十四五”以来北京市累计已有近300家单位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其中,北京公交集团作为清洁生产单位,已经实施30项方案,1562辆公交车完成淘汰更新,实现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7万吨。 交通领域一直是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2023年,北京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能耗约占全市能耗的17.5%。这意味着,推进交通领域节能降碳,对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截至2024年年底,北京公交集团运营常规公交线路1261条,线路长度29084公里,年行驶里程10.94亿公里,年客运量20.98亿人次。此前,北京公交集团完成清洁生产审核,通过实施节能、减碳、降耗、减污、增效等方面30项清洁生产方案,在绿色发展方面迈上了新台阶。 “30项清洁生产方案可归纳为车辆电动化改造、绿电应用和全系统节能环保改造三大工程。”北京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说,提升交通领域绿色发展水平的关键在于能源的高效利用、交通工具道路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和降低。 该集团运营的主要设备为公共电汽车。本轮清洁生产审核,通过实施6项车辆更新方案,累计更新车辆1562辆,具体包括: 109辆柴油车更新为纯电动车、369辆LNG天然气车更新为增程式(气)电动车、350辆LNG天然气车更新为增程式(油)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