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洛阳持续高温,热浪灼人,高温预警频频拉响。当市民纷纷寻找荫凉避暑,街头巷尾,一辆辆公交车依然准时发车、平稳穿行,成为烈日下流动的“避暑站”。保障这份出行便利与车厢清凉的,是洛阳公交人在酷暑中的默默坚守与辛勤付出。
面对高温“烤”验,车辆安全是头等大事。修理工顶着热浪,细致开展车辆“体检”:为空调系统深度清洁除尘,确保强劲制冷;对发动机、制动系统、轮胎等关键部位逐一排查,清理散热器、严查制动液与刹车片、精准调控胎压并排查隐患,力保行车安全。在地沟闷热狭小的空间里,检修人员一丝不苟地排查底盘故障,汗水浸透衣衫,只为车辆“健康”上线。
提升乘客出行体验是服务的核心。驾驶员们提前到岗,开启空调为车厢预降温,让乘客一步上车即享清凉。车厢内,藿香正气水、人丹等防暑药品常备于急救箱,随时守护乘客健康。
两级智能调度平台高效运转,实时监测客流,在高温高峰及早晚通勤时段,动态加密热门线路班次,有效缩短乘客烈日下的候车时间。
关爱一线员工是保障服务品质的关键。集团积极落实防暑降温措施:各场站休息室空调开放,防暑物资充足供应,为趟间休息的车长们提供清凉舒适的休整环境。充足的防暑降温药品和物资及时发放到每位一线员工手中。后勤保障人员同样在忙碌,熬煮绿豆汤,冰箱里装着冷饮,切好的西瓜……“一线师傅们跑一圈回来,最盼这口解暑。”他们额上挂着汗珠,笑容里满是关切。
骄阳似火,热浪翻腾。洛阳公交人用汗水浇灌服务,以专业守护安全,在炎炎夏日为古都市民撑起一片便捷、舒适的出行晴空,成为穿梭于热浪中最动人的清凉风景线。
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氢电动轿车交车仪式在张家口市民广场举行,首批36辆醇氢电动轿车正式交付,主要应用于当地出租车行业。据了解,张家口市大力鼓励出租车经营者自愿更换电动出租车。目前,全市电动出租车保有量达1137辆,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张家口市巩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创建成果,加快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推进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车和配送领域的推广使用,不断优化城市绿色出行环境,推动交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笔者在张家口市桥西区展览馆公交站看到,一辆辆车牌上印有“F”标识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从身边驶过,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目前,全市拥有绿色能源公交车2050辆,占公交车辆总数的90.4%,主城区绿色能源公交车辆占比100%。”张家口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已投运氢燃料电池公交车444辆,位居全国首位。 该市不断丰富氢能交通应用场景,氢燃料电池重卡已应用于当地煤炭运输服务以及建筑垃圾倒运领域。目前,该市有氢燃料电池提供动力的物流车725辆、牵引车3辆、仓栅车40辆。“动力系统由本地企业生产制造,具有快速加氢、功率高、续航里程长等优势。”张家口亿华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负责人李靖介绍,氢燃料电池重卡每加满一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