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洛阳持续高温,热浪灼人,高温预警频频拉响。当市民纷纷寻找荫凉避暑,街头巷尾,一辆辆公交车依然准时发车、平稳穿行,成为烈日下流动的“避暑站”。保障这份出行便利与车厢清凉的,是洛阳公交人在酷暑中的默默坚守与辛勤付出。
面对高温“烤”验,车辆安全是头等大事。修理工顶着热浪,细致开展车辆“体检”:为空调系统深度清洁除尘,确保强劲制冷;对发动机、制动系统、轮胎等关键部位逐一排查,清理散热器、严查制动液与刹车片、精准调控胎压并排查隐患,力保行车安全。在地沟闷热狭小的空间里,检修人员一丝不苟地排查底盘故障,汗水浸透衣衫,只为车辆“健康”上线。
提升乘客出行体验是服务的核心。驾驶员们提前到岗,开启空调为车厢预降温,让乘客一步上车即享清凉。车厢内,藿香正气水、人丹等防暑药品常备于急救箱,随时守护乘客健康。
两级智能调度平台高效运转,实时监测客流,在高温高峰及早晚通勤时段,动态加密热门线路班次,有效缩短乘客烈日下的候车时间。
关爱一线员工是保障服务品质的关键。集团积极落实防暑降温措施:各场站休息室空调开放,防暑物资充足供应,为趟间休息的车长们提供清凉舒适的休整环境。充足的防暑降温药品和物资及时发放到每位一线员工手中。后勤保障人员同样在忙碌,熬煮绿豆汤,冰箱里装着冷饮,切好的西瓜……“一线师傅们跑一圈回来,最盼这口解暑。”他们额上挂着汗珠,笑容里满是关切。
骄阳似火,热浪翻腾。洛阳公交人用汗水浇灌服务,以专业守护安全,在炎炎夏日为古都市民撑起一片便捷、舒适的出行晴空,成为穿梭于热浪中最动人的清凉风景线。
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 (ACEA)公布的数据,2025年前三个季度,丹麦、罗马尼亚、荷兰、挪威和比利时五个欧洲国家跨越了具有象征意义的里程碑:新注册巴士超过一半是纯电动(或插电式混合动力)巴士。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报告称,2025年1月至9月,欧盟电动巴士注册量达到6444辆,比2024年同期增长49%。如果将英国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国家也计算在内,这一数字将上升至9346辆,同比增长52%。 以特定国家为例,考察电动巴士在注册巴士和长途客车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丹麦以439辆新注册巴士中的301辆电动巴士位居榜首,新注册巴士中电动巴士占比68.6%,比2024年增长了8.1个百分点。罗马尼亚紧随其后,723辆巴士中有455辆是电动巴士,占比为62.9%,略低于去年的67.2%。 荷兰和挪威的电动巴士普及率也突破了60%:荷兰新注册的688辆巴士中电动巴士有415辆,占比60.3%,同比增长15.9个百分点;挪威的新注册巴士总数为996辆,其中599辆为电动巴士,占比60.1%,同比增长18.7个百分点。增幅最大的国家是比利时,其电动巴士数量增长超过三倍,1271辆新注册巴士中电动巴士达685辆,增幅33.2个百分点,使其电动巴士占比在短短12个月内达到53.9%。 瑞典也接近多数地位,1538辆巴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