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江苏省低空飞行服务中心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服务,标志着低空空域“一空多方”协同管理模式在江苏落地实践。
省低空飞行服务中心是省政府授权运营的省级低空飞行服务机构,作为国家空管体系组成部分,纳入民航空管行业监管体系,在省交通运输厅领导下,协助承担本省低空空域的协同运行和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工作,并指导市级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建设运行。
该中心已建设完成全国首个实现低空有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一体化管理的省级平台,依托数字化空域管理与智能化交通管理技术,既为我省低空空域管理各方提供有效支撑,也为低空飞行用户提供飞行申报、航线规划、气象情报等各类服务。中心按照“一个标准、一个平台、一套规则、一张网”的管理目标,构建省市两级低空飞行服务体系,与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民航空管、交通运输、公安、气象等有关部门和飞行用户数据互联,为各类飞行活动提供全过程服务和安全保障。
该中心通过数字化空域管理技术与民航空管体系实现深度融合,形成低空空域“一空多方”的管理新模式。接下来,该中心将按照“从‘看得见、管起来’到‘便捷飞、管得住’再到‘飞得好、管得好’”的进阶路径推进低空飞行服务体系建设,即2025年实现合作类飞行活动监视预警和空域状态监控,达到“看得见、管起来”;到2027年底完善软硬件及制度建设,初步形成有人机与无人机协同服务能力,满足低空应用及应急管理需求,实现“便捷飞、管得住”;到2030年建成覆盖全省、运行高效、服务多元、规范精细的智能化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实现“飞得好、管得好”。
全省低空用户可以访问江苏省低空飞行服务中心网站(www.jfsc.cn)进行注册登录。
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 (ACEA)公布的数据,2025年前三个季度,丹麦、罗马尼亚、荷兰、挪威和比利时五个欧洲国家跨越了具有象征意义的里程碑:新注册巴士超过一半是纯电动(或插电式混合动力)巴士。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报告称,2025年1月至9月,欧盟电动巴士注册量达到6444辆,比2024年同期增长49%。如果将英国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国家也计算在内,这一数字将上升至9346辆,同比增长52%。 以特定国家为例,考察电动巴士在注册巴士和长途客车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丹麦以439辆新注册巴士中的301辆电动巴士位居榜首,新注册巴士中电动巴士占比68.6%,比2024年增长了8.1个百分点。罗马尼亚紧随其后,723辆巴士中有455辆是电动巴士,占比为62.9%,略低于去年的67.2%。 荷兰和挪威的电动巴士普及率也突破了60%:荷兰新注册的688辆巴士中电动巴士有415辆,占比60.3%,同比增长15.9个百分点;挪威的新注册巴士总数为996辆,其中599辆为电动巴士,占比60.1%,同比增长18.7个百分点。增幅最大的国家是比利时,其电动巴士数量增长超过三倍,1271辆新注册巴士中电动巴士达685辆,增幅33.2个百分点,使其电动巴士占比在短短12个月内达到53.9%。 瑞典也接近多数地位,1538辆巴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