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和“双十佳”座谈交流会召开,公布了第二十六届马鞍山市十佳道德模范集体、十佳道德模范名单。市公交集团获得2023—2024年度第二十六届马鞍山市“十佳道德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据了解,马鞍山市精神文明“双十佳”是马鞍山市道德建设领域的“璀璨之星”,是马鞍山精神文明建设的“金色名片”。“双十佳”评选始于1988年,至今已连续开展26届,评选出260个集体和265组个人,树立了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在往届的评选中,市公交集团多个个人、集体入选道德典型,本次获奖是首次以集团公司为单位获得道德集体。
公交车是城市流动的风景线,承载着市民的日常出行,也映射着一座城市的文明底色。马鞍山市公交集团作为马鞍山市公共服务窗口单位,一直把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载体、推动公交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注重文明培育、文明实践和文明创建,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十米车厢。
党建为舵 锚定为民服务初心使命
坚持党建引领铸魂,把党建工作和国企改革、民生实践深度融合,推动更高质量的绿色发展,提供更高品质的出行服务。不断完善职工培训教育机制,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引导公交职工践行社会服务承诺,增加对职业、对岗位的认同感、责任感、自豪感。2023年以来通过160余场全覆盖教育培训、百余次服务监督行动,锻造出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的队伍。公交集团荣获“安徽省无偿献血先进集体”、14路荣获安徽省“敬老文明号”、8路线荣获市级工人先锋号,公交热线荣获马鞍山市学雷锋示范点,1名职工获得省三八红旗手标兵、4名职工获得“马鞍山好人”等荣誉。
民生为笔 描绘城市流动的文明画卷
以“绿色化、智慧化、适老化”为抓手,开通了通学、通游、通医等25条定制公交,用“六连”(连枢纽、连社区、连景点、连学校、连医院、连企业)服务串联起城市的烟火与温情;在全省首创《公交适老化服务规范》,用“四不五多六务必”的标准守护“银发族”的便捷出行;建设“智慧公交”,开发小程序、推出站台码、场景码,让候车从“盲等”变“秒懂”,出行更有“数”。两年来,安全运行近5000万公里、运送乘客6971万人次,帮乘客寻找失物7549起。
担当为墨 谱写车轮上的时代篇章
高效完成“春节”“五一”“国庆”等重大节假日以及“两会”“中高考”“市运会”“采石矶半程马拉松”“葫芦果音乐节”“长江音乐节”等大型会议、活动的交通保障工作,展现国企担当,受到各级广泛好评。2023年以来为70周岁以上老人、马鞍山市劳动模范、马鞍山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模范、退役军人等群体提供免费乘车服务3193万人次。利用公交车身、站亭、车载电视等特色宣传载体做好各类公益宣传,2023年以来累计发布站亭、车身公益宣传千余幅,实现“抬眼可见,驻足即观”,为城市文明“加分”。
品牌赋能 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公交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传递温暖的纽带。我们以品牌建设为抓手涵养公交文化,打造了“一路有爱·幸福公交”服务品牌,包含“刘霞线路”“敬老文明线”“拥军示范线”7条特色线路子品牌、公交服务热线“接诉即办马上办”子品牌和“公交微课堂”“爱心雨伞”等公益子品牌。2024年推出公交服务品牌形象标识和卡通形象吉祥物“马交交”,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成立了8支志愿服务队,把绿色出行理念和安全文明乘车知识送进社区、车厢、校园,年开展各类志愿活动40余起,受众5000余人。
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氢电动轿车交车仪式在张家口市民广场举行,首批36辆醇氢电动轿车正式交付,主要应用于当地出租车行业。据了解,张家口市大力鼓励出租车经营者自愿更换电动出租车。目前,全市电动出租车保有量达1137辆,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张家口市巩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创建成果,加快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推进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车和配送领域的推广使用,不断优化城市绿色出行环境,推动交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笔者在张家口市桥西区展览馆公交站看到,一辆辆车牌上印有“F”标识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从身边驶过,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目前,全市拥有绿色能源公交车2050辆,占公交车辆总数的90.4%,主城区绿色能源公交车辆占比100%。”张家口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已投运氢燃料电池公交车444辆,位居全国首位。 该市不断丰富氢能交通应用场景,氢燃料电池重卡已应用于当地煤炭运输服务以及建筑垃圾倒运领域。目前,该市有氢燃料电池提供动力的物流车725辆、牵引车3辆、仓栅车40辆。“动力系统由本地企业生产制造,具有快速加氢、功率高、续航里程长等优势。”张家口亿华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负责人李靖介绍,氢燃料电池重卡每加满一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