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6月16日,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库、北京交通大学国家交通发展研究院成功主办“中国-东盟立体互联互通”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业内多位专家莅临指导,包括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及郑州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和老师。会议由国家交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超教授主持。

会议分别作了七个主题汇报,并针对报告展开相关研讨。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库秘书长、北京交通大学国家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秋生教授,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张改平副研究员,广西交通智库联盟秘书处负责人邱实教授,交通运输部水运院发展中心韩京伟研究员,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庞卫东教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买媛媛副主任结合自身研究,分别对东盟国家软联通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思考进行了深度解析,建议在合作制度优化、跨境运输运营效率提升、技术标准对接及能力建设等多方面发力,推动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的高质量发展。

在专家研讨环节,交通运输部水运院发展中心韩京伟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创新发展部处长梅冠群研究员,国家铁路局市场监测评价中心副主任崔艳萍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室执行主任谢来辉副研究员在交通规划与地区经济发展、新技术在互联互通中的应用、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等方面展开充分讨论,并给出了指导性意见。

此次研讨会聚焦深化区域互联互通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梳理中国-东盟立体互联互通情况与存在的问题,探索立体互联互通发展路径与对策建议,为构建中国-东盟立体互联互通建言献策。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轨道交通展消息 根据提供的2025年10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数据,以下进行深入分析。分析将涵盖总体运营规模、客运量变化、运营效率、系统类型对比、进站量与客运量关系、运营管理等方面,并结合数据揭示趋势和隐含问题。 1. 总体运营规模 城市覆盖与网络扩展:2025年10月,全国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3条,运营里程达11330.5公里。这表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已非常庞大,覆盖了绝大多数主要城市,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 客运量巨大:月客运量28.2亿人次,进站量16.8亿人次,日均客运量约9096.77万人次。开行列车376万列次,平均每日开行约12.13万列次。这些数字凸显了城市轨道交通在日常通勤中的关键作用,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 无新开通线路:本月无新开通线路,但运营里程环比可能有所增加(计算显示环比增加约474公里),可能源于现有线路的延伸或调整,而非全新线路投入运营。 2. 客运量变化趋势 环比增长显著:客运量环比增加1.3亿人次,增长4.8%。这种短期增长可能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如10月黄金周假期带来的出行需求增加,或经济活动的短期复苏。 同比增长放缓:客运量同比增加0.5亿人次,增长1.8%。同比增长率较低,可能反映市场接近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