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游客与市民多元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亳州公交不断探索“公交 +”服务新模式,从单一运营向精准化、场景化、特色化转型,将公共交通深度融入城市旅游脉络,持续提升出行便捷度与游玩体验感。
优化旅游线路 串联核心资源
结合亳州人文历史特色,今年重点优化117路公交线路,串联起市中医院(老华佗医院北院)、华佗广场、华祖庵景区、华佗医院、华佗百草园等节点,实现“就医+游览”一站式服务。2025 年上半年,该线路累计运营超31万公里,上座率达91.11%,班次执行率97.68%,仅今年五一假期期间,117路便运送乘客约1.2万人次,成为市民游客出行的优选线路。
推出公交文创 激活城市文化
为深化“公交+旅游” 融合体验,今年4月创新推出“牛肉馍”文创公交卡。这一设计不仅是外观的创新,更以亳州特色美食为载体,让乘客在出行中直观感受城市饮食文化与历史底蕴,成功打造城市公交IP,引发广泛关注与好评。
拓展便民空间 创新消费场景
今年以来,在5路和122路公交线路上试点设置车载自动售卖机,不仅提供饮料、饼干等常用商品,还精选曹操公仔U盘、享福葫芦挂件等特色文创产品进行售卖。此举将公交车厢转化为便捷的消费点,让市民、游客在乘车间隙即可选购心仪商品与文创,进一步享受亳州文化魅力,提升旅途便利性与趣味性。
下一步,亳州公交将继续拓展“公交 +”场景,进一步激活城市旅游活力,为市民游客带来更多元的出行选择。
轨道交通展消息 根据提供的2025年10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数据,以下进行深入分析。分析将涵盖总体运营规模、客运量变化、运营效率、系统类型对比、进站量与客运量关系、运营管理等方面,并结合数据揭示趋势和隐含问题。 1. 总体运营规模 城市覆盖与网络扩展:2025年10月,全国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3条,运营里程达11330.5公里。这表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已非常庞大,覆盖了绝大多数主要城市,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 客运量巨大:月客运量28.2亿人次,进站量16.8亿人次,日均客运量约9096.77万人次。开行列车376万列次,平均每日开行约12.13万列次。这些数字凸显了城市轨道交通在日常通勤中的关键作用,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 无新开通线路:本月无新开通线路,但运营里程环比可能有所增加(计算显示环比增加约474公里),可能源于现有线路的延伸或调整,而非全新线路投入运营。 2. 客运量变化趋势 环比增长显著:客运量环比增加1.3亿人次,增长4.8%。这种短期增长可能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如10月黄金周假期带来的出行需求增加,或经济活动的短期复苏。 同比增长放缓:客运量同比增加0.5亿人次,增长1.8%。同比增长率较低,可能反映市场接近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