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地铁安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6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是常州地铁集团城市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公司充分发挥国资平台和常州地铁集团的资源优势,立足“轨道交通安全运营守护者”发展定位,紧紧围绕“轨道交通安防、公共安全服务、应急管理保障”等重点领域,系统构建专业化安防管理体系和行业标准规范,着力打造全链条安防服务标杆品牌。
岗位需求
http://cweb.czmetro.net.cn:8003/#/home
招聘基本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无任何违法、违纪等不良行为;
2.具有岗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
3.热爱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吃苦耐劳,敢于担当;
4.身体健康,无重大、传染性疾病,心理素质良好。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应聘:
1.涉嫌犯罪正被调查处理或曾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2.品行恶劣,曾被用人单位开除的;
3.有赌博、吸毒等不良习性或严重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
4.患有精神性疾病或影响正常履行职责的其他严重疾病的;
5.正在接受立案审查,或受党纪政务处分未撤销的;
6.应聘材料存在弄虚作假、瞒报漏报现象,未如实告知个人相关信息的;
7.有其它不良行为和记录或不宜录用情形的。
报名时间与方式
1.报名及资料上传时间:2025年4月14日至2025年4月25日17时止。
2.报名方式:
(1)报名、资料上传、资格审核均通过网络进行。应聘者应通过人力资源报名入口进行报名。
报名网址:http://cweb.czmetro.net.cn:8003/#/home
(2)采用其余任何报名方式或因个人原因导致简历未提交成功的,均视为无效报名。
3.注意事项:
(1)报名人员需按岗位要求,真实、准确、完整、有效地提交各种资料及信息,否则将取消报名、面试、录用资格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报名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报名,逾期不再受理。
(3)如报名信息填写有误的,应聘者需在2025年4月25日17时前,通过联系电话反馈相关情况。
招聘工作程序
(一)简历审核
1.报名材料
应聘者在2025年4月25日17时前通过人力资源报名入口进行报名,报名过程中需同步上传以下材料:
(1)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
(2)岗位所需学历学信网证明扫描件
(3)岗位所需学历毕业证书扫描件
(4)岗位所需职业资格、职称及其他证书扫描件
(5)岗位所需工作经历对应的社保缴纳证明明细扫描件
(6)岗位所需工作经历对应的劳动合同或工作证明扫描件
(7)解除合同证明扫描件(有则提供)
以上材料扫描件需要在简历填写页面上传后与简历一起提交,如每一项有多张图片的,请合并扫描成一份PDF文件进行上传。未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或提交不完整材料的,均视为放弃应聘机会。
2.简历筛选
公司将根据岗位适配性对应聘简历进行筛选,并通过招聘专用邮箱通知符合条件人员做好参加面试的准备。若填报事项与事实不符、个人信息涉嫌造假,一经发现取消应聘资格,不再通知。未通过简历筛选环节的应聘者也不再另行通知。
(二)人员甄选
本次社会招聘采用面试开展。具体时间、地点以通知为准,如未按时参加,视为放弃应聘机会。面试未通过的应聘者将不再另行通知。
(三)背景调查与体检
公司对通过甄选人员进行背景调查并向调查通过人员发送《体检通知书》。体检结果不合格或放弃体检的,不予录用。
(四)录用
体检结束后,将以电子邮件形式向拟录用人员发放录用通知,未被录用者将不再通知。拟录用人员须按通知要求携带相应材料办理入职手续。
相关说明
1.所有报名材料概不退还,请应聘者做好备份。
2.我公司所有招聘信息在常州地铁官网、常州地铁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发布。本次招聘未委托任何中介渠道,在招聘过程中不收取报名费、中介费、手续费等任何费用,请广大应聘者慎重甄别,如因轻信虚假信息导致的一切后果和法律责任均与我公司无关。对冒充以常州地铁的名义发布招聘信息的单位或个人,我公司将向公安机关举报,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具体招聘信息,请关注常州地铁官网:http://www.czmetro.net.cn,常州地铁微信公众号。
4.报名咨询电话:0519-68188946;
监督电话:0519-68182100;
5.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00,下午13:3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