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越,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天津地铁8号线项目负责人,今年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
当前地铁8号线项目上,陈越正忙于指挥湘江道站等4站5区间盾构收尾施工、车站建设等,带领项目团队精益求精,力争建设品质地铁,助力“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参加工作近20年来,陈越就是这样敢闯敢试、追求卓越,成为一名地下深处匠心筑梦的优秀地铁工程师。
多年来,陈越刻苦钻研施工技术,创新性解决了大量现场遇到的技术难题。在地铁8号线项目湘江道站施工中,全新的矩形土压平衡顶管机进行施工。“由于该区间单线长52.5米、埋深12.7米,隧道长度太短,暗挖施工成本高,所以采用宽5.9米、高6.7米的矩形土压平衡顶管机施工是最高效的方案。”项目负责人陈越说。矩形顶管技术是采用顶管机边切削,边排土,边顶进,将预制管节逐段向前推进的一种非开挖施工工艺。其核心就是高效地将预制管节空间与土体进行地下空间体积置换,具有良好地层适用性。面对挑战,他发挥“定海神针”功效,带头学习新知识、新工艺,带领团队反复研究技术方案,最终实现国内首次使用矩形顶管机在地铁隧道正线掘进,为隧道建设技术的进步贡献了宝贵经验。
面对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和紧张的施工周期,陈越带领团队将技术创新作为破解难题的关键。在富水软土地层这一施工难题面前,他带领团队研发“富水软土地层下盾构机始发斜交下穿既有地铁车站关键技术”。这一技术突破背后,是他无数次深入现场,与技术人员并肩作战,反复论证方案的缩影。“我们要像盾构机一样,奋力地向前掘进,再硬的岩层也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陈越的话语,坚定了团队信心。
陈越与团队积极推动各项创新工法的应用,如“富水砂层下桩底扩孔灌注桩施工工法”等。这些工法在提高施工效率、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节约了大量成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12月26日,贵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有关情况。据悉,2024年贵阳市持续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生活方面,全市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占比达100%,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69%。 据介绍,绿色经济是贵阳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路径。绿色生产方面,贵阳市绿色工厂累计达56家、绿色工业园区累计达5个,前三季度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66.06%。 绿色消费方面,贵阳市累计创建绿色物流园区9个,全市直接拉动汽车、家电、家居换新销售额61.75亿元,占全省近50%。 绿色生活方面,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6.4%;绿色文明方面,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比例达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99.4%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5%以上。 据统计,2024年以来,贵阳经济发展含“绿”量稳步提升,年末绿色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预计在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