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批为北欧“童话王国”量身打造的中通新能源客车在丹麦博恩霍尔姆岛投入运营,凭借成熟可靠的品质,赢得了当地运营商的点赞与认可。中通客车以“技术+定制化”方案,再次树立中国新能源出海新范本,持续扩大全球高端市场份额。

北欧五国,对自然环保的生活方式有着极致的追求,对电动车既有极高的接受程度,也有严苛的接受标准,丹麦更是将环保理念深入到“骨髓”。早在2018年,丹麦就出台政策,要求公共交通招标车型必须零碳排放。
此次的竞争舞台上,中通客车与来自欧美的众多国际一线客车品牌“狭路相逢”,最终凭借在新能源客车领域的深厚积淀,赢得博恩霍尔姆岛运营方的肯定。
“我们非常高兴能够接收这些新电动巴士,与早期引进的电动巴士相比,这些车品质明显提升,我们对它们的运营信心十足,这种信心源自于新供应商(中通客车)在电动巴士领域丰富的经验。此外,我们的供应商在这些公交车的制造过程中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认真跟进每一个环节。”丹麦博恩霍尔姆岛行政交通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自2004年开始新能源客车的研发,中通客车是全球最早进行新能源客车技术研发与推广的企业之一。早在2015年,中通客车便通过了欧盟WVTA整车型式认证,并在欧盟通用安全要求新法规实施后,2023年成为完成WVTA认证的首个中国商用车品牌!
基于深厚的技术积淀,中通客车也注重针对不同市场的运营环境和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
在此次的订单中,针对丹麦博恩霍尔姆岛冬季漫长多雪,气温常年偏低,部分区域道路起伏剧烈等状况,有效解决了低温环境的电池运营性能、融雪剂导致的防腐需求、缓陡坡及雪地的起步稳定性和爬坡能力等问题。
正是这些定制化的技术升级,最终让中通新能源客车赢得了认可,交上了一份“定制化”的高分答卷。
近年来,中通客车不断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可靠的产品品质,先后进入葡萄牙、新加坡、迪拜、智利、德国、保加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不断拓展在全球高端市场的品牌影响力。
如今,以中通客车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客车解决方案,正在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不断擦亮着“中国智造”的招牌。
轨道交通展消息 根据提供的2025年10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数据,以下进行深入分析。分析将涵盖总体运营规模、客运量变化、运营效率、系统类型对比、进站量与客运量关系、运营管理等方面,并结合数据揭示趋势和隐含问题。 1. 总体运营规模 城市覆盖与网络扩展:2025年10月,全国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3条,运营里程达11330.5公里。这表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已非常庞大,覆盖了绝大多数主要城市,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 客运量巨大:月客运量28.2亿人次,进站量16.8亿人次,日均客运量约9096.77万人次。开行列车376万列次,平均每日开行约12.13万列次。这些数字凸显了城市轨道交通在日常通勤中的关键作用,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 无新开通线路:本月无新开通线路,但运营里程环比可能有所增加(计算显示环比增加约474公里),可能源于现有线路的延伸或调整,而非全新线路投入运营。 2. 客运量变化趋势 环比增长显著:客运量环比增加1.3亿人次,增长4.8%。这种短期增长可能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如10月黄金周假期带来的出行需求增加,或经济活动的短期复苏。 同比增长放缓:客运量同比增加0.5亿人次,增长1.8%。同比增长率较低,可能反映市场接近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