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北汽福田向马达加斯加交付的312台城市交通客车正式启运。该项目作为中国品牌在非洲最大单笔客车出口订单,不仅是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绿色交通合作的里程碑,更标志着中马共建”一带一路”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次交付的312台客车针对马达加斯加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创新搭载智能温控系统和防腐蚀车身技术;结合当地道路条件,强化底盘通过性并优化座椅布局,切实提升运营效率与乘坐舒适度。
值得关注的是,该订单将分阶段服务马达加斯加重大国际事务——首批42台客车将于6月26日马达加斯加国庆庆典亮相首都街头,270台主力车型将服务8月在马达加斯加举行的南共体首脑会议,向非洲政要展现”中国智造”实力,促进非洲向绿色智能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践行者,北汽福田早在2012年便进入马达加斯加市场,与当地合作伙伴展开深度合作,现已导入重卡、轻卡、皮卡、VAN、新能源等全系产品,满足马达加斯加市场多样化的运输需求,共同推动降碳目标达成。
除了马达加斯加,北汽福田凭借其二十年深耕非洲市场的深厚积淀,在南非、尼日利亚、加纳、赞比亚、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市场取得了一系列的合作成果,并发布了福田非洲战略,将通过3个3年行动计划,提升产品、网络、服务、配件、金融、人才等全价值链的体系能力建设,实现重卡、皮卡、客车等重点业务突破,助力非洲国家实现交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这批城市交通客车的正式交付,标志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精神下的务实合作再结硕果。未来,北汽福田将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加大在非洲市场的投入,不断为中马、中非关系持续深入发展贡献力量,共筑“全球南方现代化”之梦,以赓续奋斗之姿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
北京市发改委近日披露,“十四五”以来北京市累计已有近300家单位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其中,北京公交集团作为清洁生产单位,已经实施30项方案,1562辆公交车完成淘汰更新,实现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7万吨。 交通领域一直是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2023年,北京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能耗约占全市能耗的17.5%。这意味着,推进交通领域节能降碳,对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截至2024年年底,北京公交集团运营常规公交线路1261条,线路长度29084公里,年行驶里程10.94亿公里,年客运量20.98亿人次。此前,北京公交集团完成清洁生产审核,通过实施节能、减碳、降耗、减污、增效等方面30项清洁生产方案,在绿色发展方面迈上了新台阶。 “30项清洁生产方案可归纳为车辆电动化改造、绿电应用和全系统节能环保改造三大工程。”北京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说,提升交通领域绿色发展水平的关键在于能源的高效利用、交通工具道路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和降低。 该集团运营的主要设备为公共电汽车。本轮清洁生产审核,通过实施6项车辆更新方案,累计更新车辆1562辆,具体包括: 109辆柴油车更新为纯电动车、369辆LNG天然气车更新为增程式(气)电动车、350辆LNG天然气车更新为增程式(油)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