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8日,由中交路建承建的吉林省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G331)环长白山段一级公路改扩建工程DTD01标段正式建成通车。这不仅标志着一条49.24公里的交通动脉在长白山腹地实现升级,更意味着吉林省“一通百通”的战略布局落下关键一子。这条集环保、创新、集约与旅游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公路,正以其卓越的姿态,为长白山全域旅游注入新动能,为兴边富民和东北振兴书写下坚实的交通注脚。
(一)战略通衢:打通脉络,一通百通
长白山麓,秋色浸染。一条崭新的双向四车道公路如巨龙蜿蜒,将绝美风光与广阔未来紧密相连。它的通车,结束了环长白山区域依赖低等级公路的历史。
作为总投资超200亿元、全长约1570(1240)公里的吉林省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G331)的关键组成部分,DTD01标段的通车意义远不止于方便出行。它精准实现了吉林省“一通百通”的战略构想:一通,即打通了长白山南坡(漫江镇)与北坡(二道白河镇)之间的交通瓶颈;百通,则是通过这条主动脉,激活了沿线乡镇的经济血脉,畅通了旅游资源,贯通了发展机遇。
更为重要的是,该项目与沈白高铁形成了至关重要的“公铁联动”格局。未来,游客可乘高铁快速抵达,再通过这条“醉美”旅游路线无缝接入长白山各大景区。这种“高铁+高等级公路”的现代化交通体系,极大地完善了吉林省的旅游交通网络,为长白山加快打造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提供了无可替代的“硬支撑”。
(二)工程匠心:攻坚克难,绿色创新
宏伟蓝图的实现,离不开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中交路建项目团队在49.24公里的战线上,面对高要求的生态保护、复杂的地质条件、旧有设施利用等多重挑战,交出了一份绿色、创新、集约的优异答卷。
“能够参与并见证G331这条战略通道的贯通,我们全体建设者都感到无比自豪。” 中交路建DTD01标段项目经理周勋在通车现场激动地表示,“这不仅是一条路、一座桥,更是我们献给长白山绿水青山和吉林人民的一份答卷。我们坚持用最环保的工艺、最创新的技术,就是要打造一个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精品工程。” 这番话语,道出了所有建设者的心声,也诠释了这项工程的非凡价值。
亮点一:前川大桥的“双桥辉映”
前川大桥的改扩建是项目中的点睛之笔。建设者并未简单地拆除旧桥,而是选择了更具挑战性的方案——在旧桥旁平行架设一座同等高度的新桥,并对旧桥进行全面加固维修。这一决策,不仅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资源,减少了建筑垃圾,更形成了“双桥辉映、双向通行”的壮丽景观。它象征着建设者对新旧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深刻理解,是工程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体现。
亮点二:会唱歌的“音乐路面”
行驶在崭新的公路上,游客将获得独一无二的驾驶体验。项目创新性地设计了两段“音乐路面”。当车辆以50-60公里/小时的匀速驶过特定路段时,轮胎与路面摩擦便会奏响《我爱你中国》和《我们走在大路上》两首激昂的旋律。这一巧思,将工程技术与旅游体验完美结合,让旅途不再是简单的位移,更成为一场充满惊喜与家国情怀的视听盛宴,在全国公路建设中亦属前沿探索。
(三)未来图景:旅游升级,富民兴边
道路通,百业兴。DTD01标段的通车,最直接的效益是构建了长白山“一小时旅游交通圈”,彻底解决了原线路路况差、耗时长的问题。
但对于沿线居民和整个区域发展而言,它的价值更为深远。这条道路是一条真正的“富民路”。它将分散的旅游景点串珠成链,为沿线乡镇发展民宿、农家乐、特产销售等业态打开了通道,直接助力“乡村振兴”与“兴边富民”战略落地。它更是一条“绿色转型发展路”,通过高效便捷的交通,引导游客深度体验长白山四季之美,促进旅游产业从“门票经济”向“综合消费经济”升级。
结语
G331国道DTD01标段的通车,不仅是一条路的建成,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它承载着吉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昭示着长白山区域更加开放、繁荣的未来。随着车轮飞驰在这条充满匠心与情怀的大道上,一幅交通强省、旅游兴省的壮丽画卷,正在吉林大地徐徐展开。
轨道交通展获悉 9月19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TOD论坛2025青岛年会正式发布《中国城轨TOD指数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指数报告研究范围包括已开通城轨交通TOD(不含有轨电车城市)的46个城市的390条运营/建设/规划线路、7751个物理站点。 报告分别依托各参编单位及协会会员单位的第一手轨道交通运营数据、TOD项目实操经验、国内最早TOD指数、房地产指数研发经验、公共交通政策和学术研究等优势,以及合作伙伴腾讯科技的大数据优势,围绕不同层面的TOD实际应用需求,通过科学、严谨的数据采集与研究分析,汇聚协会、业主、高校、研究和咨询机构的专业力量,并征求城轨资源经营方和地产合作方意见,研发编制而成,旨在为我国TOD发展提供科学、量化评价标准与评估体系。 通过对TOD理念中土地、物业、交通、人口、产业、公共空间等关键要素之间互动关系的深入分析,能够更为系统客观地评估TOD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这进而能切实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地区的规划引导,促进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一体化发展,倡导崭新的TOD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高质量与可持续的人、城、境、业融合发展。 截至2024年底,我国目前58个运营城轨交通的城市中,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