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布全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和绿色出行典型案例遴选结果。扬州公交申报的“提升适老化服务水平,让公交出行有‘爱’无‘碍’”项目,成功入选全国十五大优秀案例,也成为江苏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
此次典型案例征集由交通运输部主办,旨在总结并推广各地在落实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鼓励引导绿色出行等领域的先进经验与创新实践。扬州公交适老化服务案例从众多参选项目中脱颖而出,正是其在聚焦老年群体出行需求、践行“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上成效显著的直接印证,更是对扬州公交长期深耕适老化服务领域的高度认可。
面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出行需求变化,近年来扬州公交主动作为,以提升老年乘客出行体验为核心,从硬件设施、候车环境、信息引导、服务流程、品牌打造五大维度系统推进适老化服务升级,使老年群体公交出行更安全、更便捷、更舒心。
硬件设施“更安全”:新购公交车辆均采用低地板、低入口设计,车厢通道平坦宽敞,降低上下车门槛;后门配备无障碍翻板与轮椅辅助装置,兼顾特殊需求群体;车内还增设弧形扶手、响应式下车按钮,并设置“敬老座”,从细节处全面提升老年人乘坐的安全性与舒适度。
候车环境“更友好”:为改善老年乘客候车体验,2025年重点推进主城区公交站台无障碍优化工程。将于10月底前完成302座公交站台无障碍改造,新增候车座椅249个,解决老年乘客候车时“站立难”的问题,让等候时光有“座”可依;同步铺设防滑盲道、增设斜坡式坡道,实现站台与人行道的顺畅衔接,彻底打通老年乘客、行动不便群体上下站台的“最后一米”。
信息引导“更便捷”:采用大字体、高对比度的站牌和线路图,车辆前LED屏放大字号,方便老年乘客识别;提高报站音量,实时提醒到站信息,有效避免老年人因听不清报站而坐过站;此外,升级 “扬州掌上公交” APP,推出老年友好模式,简化操作流程、放大界面字体,让老年人也能轻松操作,真正实现“出行信息一手掌握”。
服务流程“更周到”:高度重视车长服务能力提升,定期开展适老化服务培训,重点强化车长对老年乘客的关怀意识与帮扶技能,将“等一等、扶一扶、帮一帮”的服务标准落到实处;同时,推行65岁及以上老年人乘坐公交半价优惠政策,减轻老年群体出行经济负担,切实提升老年乘客的出行获得感。
品牌打造“更贴心”:自2022年起,重点打造6条敬老爱老示范线路,精准覆盖菜场、公园、医院等老年人高频出行场景,让日常采购、休闲锻炼、就医问诊的出行更便捷。三年来,6条敬老线路累计服务老年乘客超过300万人次,有效覆盖扬州市区及江都区超500万人口。
一系列适老化服务举措的落地实施,显著提升了老年市民出行体验。从候车到乘车的细节优化,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 “出门有信心、乘车更放心、出行很暖心”,出行安全感与幸福感倍增。同时有效吸引更多老年群体首选公交出行,助力绿色出行方式的普及推广,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推动节能减排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次入选全国典型案例,既是对以往适老化服务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鞭策。下一步,扬州公交将继续深化适老化服务内涵,探索运用新技术提升传统出行服务,持续完善“出行即服务”体系,努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公交上的生活圈”,为老年群体提供更优质的出行保障,力争为全国城市公交适老化改造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扬州经验”。
轨道交通展获悉 9月19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TOD论坛2025青岛年会正式发布《中国城轨TOD指数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指数报告研究范围包括已开通城轨交通TOD(不含有轨电车城市)的46个城市的390条运营/建设/规划线路、7751个物理站点。 报告分别依托各参编单位及协会会员单位的第一手轨道交通运营数据、TOD项目实操经验、国内最早TOD指数、房地产指数研发经验、公共交通政策和学术研究等优势,以及合作伙伴腾讯科技的大数据优势,围绕不同层面的TOD实际应用需求,通过科学、严谨的数据采集与研究分析,汇聚协会、业主、高校、研究和咨询机构的专业力量,并征求城轨资源经营方和地产合作方意见,研发编制而成,旨在为我国TOD发展提供科学、量化评价标准与评估体系。 通过对TOD理念中土地、物业、交通、人口、产业、公共空间等关键要素之间互动关系的深入分析,能够更为系统客观地评估TOD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这进而能切实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地区的规划引导,促进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一体化发展,倡导崭新的TOD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高质量与可持续的人、城、境、业融合发展。 截至2024年底,我国目前58个运营城轨交通的城市中,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