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公交联合同济大学开展 基于心理认知的安全教育活动
为扎实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提升公交驾驶员本质安全水平,常州公交集团联合同济大学王雪松教授团队首次将认知行为疗法引入公交安全课堂,成为省内公交行业较早尝试的企业。2025年7月15日—17日,以“从心出发,为安全护航”为主题的第一期基于心理的安全教育活动在常州公交第三汽车分公司顺利开展,347名驾驶员参与活动,48名驾驶员积极互动,交流分享驾驶心得和对案例的看法认识。
认知行为疗法聚焦公交驾驶员发生危险驾驶行为的心理机制,通过选取重点干预教育的危险驾驶行为,运用认知重评、心理接种和接纳承诺等方法,将驾驶员对安全教育的态度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理解和认同,从根源上减少公交驾驶员的危险驾驶行为并缓解负面情绪,预防交通事故和客伤事故。
为提高干预教育的针对性,前期对常州公交近三年交通违法和事故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充分听取了安全管理人员实际经验,筛选了6种发生频率最高或安全隐患最大的危险驾驶行为,分别是“转弯不礼让行人”“路口抢灯通行”“不规范停靠车站”“进出站急加速急减速”“疲劳驾驶”以及“单手驾驶方向盘”。
为提高驾驶员的参与积极性,采用正念放松、有奖问答等互动方式,引导驾驶员说出内心真实想法,针对性改善负面情绪及危险驾驶行为。在实施过程中,教育人员先以视频等形式呈现刺激场景,引发驾驶员的负面情绪,采用不同认知行为治疗方法改变驾驶员的不合理认知,并通过剖析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讲解法律相关规定,明确正确的驾驶观念和操作方法。
根据问卷调查反馈,超过95%的参与人员表示对活动较为满意,超过98%的参与人员表示基于心理的安全教育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处理类似事件,并愿意在以后的工作中使用所学方法。
同济大学王雪松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交通安全研究,在危险驾驶行为干预和运输企业安全管理提升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为本次活动提供了专业理论知识和心理治疗技术。后期,双方将按计划对其他危险驾驶行为开展心理安全教育,持续跟踪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表现和心理健康状态,共同助力驾驶员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轨道交通展获悉 9月19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TOD论坛2025青岛年会正式发布《中国城轨TOD指数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指数报告研究范围包括已开通城轨交通TOD(不含有轨电车城市)的46个城市的390条运营/建设/规划线路、7751个物理站点。 报告分别依托各参编单位及协会会员单位的第一手轨道交通运营数据、TOD项目实操经验、国内最早TOD指数、房地产指数研发经验、公共交通政策和学术研究等优势,以及合作伙伴腾讯科技的大数据优势,围绕不同层面的TOD实际应用需求,通过科学、严谨的数据采集与研究分析,汇聚协会、业主、高校、研究和咨询机构的专业力量,并征求城轨资源经营方和地产合作方意见,研发编制而成,旨在为我国TOD发展提供科学、量化评价标准与评估体系。 通过对TOD理念中土地、物业、交通、人口、产业、公共空间等关键要素之间互动关系的深入分析,能够更为系统客观地评估TOD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这进而能切实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地区的规划引导,促进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一体化发展,倡导崭新的TOD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高质量与可持续的人、城、境、业融合发展。 截至2024年底,我国目前58个运营城轨交通的城市中,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