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公布了广东省智慧交通典型案例名单。羊城通公司与广州市公共交通数据管理中心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基于交通部标准的超大城市公交地铁一码通行示范应用》,广东岭南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南粤通客运联网中心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基于多式交通数据融合的粤港澳大湾区“一票式”联程客运服务示范应用》均成功入选了广东省智慧交通10个典型案例。
基于交通部标准的超大城市公交地铁一码通行示范应用
该项目是以交通部标准为依托的“一码通行”智慧出行体系,突破区域与支付方式壁垒,打造公共交通移动支付新范式。通过自主研发多模态支付终端集成交通卡、多平台扫码(含港澳支付)、生物识别等全支付方式,实现“一次绑定、全域通行”,公交电子支付率提升至95%;创新构建“湾区码”实现穗佛港澳等7城便捷通行。乘车码驱动的城市级MaaS平台,提供“规划-支付-激励”全流程服务,同时,融合优惠政策,实现卡码同享,“多用多惠”的精准补贴模式。项目显著提升出行便捷性与管理效率,节约社会运营成本,推动公交服务迈向智能化、一体化新阶段。
基于多式交通数据融合的粤港澳大湾区“一票式”联程客运服务示范应用
该项目精准解决了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在跨城、跨境出行中普遍遇到的换乘繁琐、支付复杂、规划不便等难题。
其核心是构建了一个省级多式交通数据融合平台,创新性地实现了“一票通行”的智慧出行模式。该平台打破了地域和交通方式的壁垒,成功整合了广东省内12个城市的公交支付码、港澳地区的搭车码、4条城际轨道线路以及30条跨境航线。用户仅需注册一个统一账户,即可在平台上轻松完成从行程规划、票务购买到便捷支付的全流程“一站式”服务。依托大数据处理和AI算法,平台能够动态优化并推荐最佳出行方案,同时提供多语言支持和分段验票服务,显著提升了湾区居民的出行效率和便捷体验。
项目自上线以来成效显著,平台注册用户已突破72万人。其高效运作使跨境出行效率提升了30%,极大便利了居民的日常通勤与跨境往来,为构建大湾区“一小时优质生活圈”提供了有力的数字化支撑。
广东省智慧交通典型案例的遴选旨在进一步总结和推广广东省智慧交通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成功经验,促进经验交流和技术合作,拓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广东省交通运输领域的深入应用,加快行业新质生产力形成,助力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此次羊城通公司、岭南通公司智慧交通项目成功入选彰显出其在新质生产力技术赋能交通运输服务模式创新、提升公众出行体验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对推动广东省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一体化发展发挥了标杆示范作用。
北京市发改委近日披露,“十四五”以来北京市累计已有近300家单位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其中,北京公交集团作为清洁生产单位,已经实施30项方案,1562辆公交车完成淘汰更新,实现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7万吨。 交通领域一直是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2023年,北京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能耗约占全市能耗的17.5%。这意味着,推进交通领域节能降碳,对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截至2024年年底,北京公交集团运营常规公交线路1261条,线路长度29084公里,年行驶里程10.94亿公里,年客运量20.98亿人次。此前,北京公交集团完成清洁生产审核,通过实施节能、减碳、降耗、减污、增效等方面30项清洁生产方案,在绿色发展方面迈上了新台阶。 “30项清洁生产方案可归纳为车辆电动化改造、绿电应用和全系统节能环保改造三大工程。”北京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说,提升交通领域绿色发展水平的关键在于能源的高效利用、交通工具道路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和降低。 该集团运营的主要设备为公共电汽车。本轮清洁生产审核,通过实施6项车辆更新方案,累计更新车辆1562辆,具体包括: 109辆柴油车更新为纯电动车、369辆LNG天然气车更新为增程式(气)电动车、350辆LNG天然气车更新为增程式(油)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