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即将来临,徐州市交通枢纽、商圈、景区、美食街等迎来新一波公共出行高峰,徐州公交集团提前谋划、科学研判、动态调配,从假日出行、延时服务、兜底接驳、城乡公交保障等方面,做好公共出行保障工作。具体如下:
增加常规线路运营班次
“五一”假期期间,针对常规市区公交线路,合理调配线路车辆,途经景区、商圈、学校等客流密集地点线路,增加调度频次,加大车辆投放和班次密度,进一步提高车辆运行效率,缩短乘客候车和乘车时间。
延长主要线路运营时间
4月30日至5月5日,公交14条线路(6路夜、11附、12路、13路、25路夜、50路、55路夜、57路、63路、68路、69路、91路夜、118附、608路)延长末班车运营时间1小时,以满足乘客夜间出行需求。
加大城乡线路、客运班线运力保障
市区到各乡镇的城乡线路,保障运营班次,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延长运营时间。在徐州东站、徐州站、汽车客运东站、淮西客运站、食品城等枢纽站做好运力储备,确保在高客流时段能及时疏散乘客,避免出现乘客滞留现象。
重点做好“两站”客流输送及兜底服务
4月30日至5月5日,结合每日高铁列车班次及旅客到离站信息,徐州东站公交3路、10路、72路夜3条线路,末班车延时运营至凌晨2:00;徐州站1路、3路、11路将结合徐州站到站客流情况,适时调整车辆运营时间。同时,成立徐州东站24小时保障车队,10路线实行24小时“两站”接驳兜底服务,结合徐州东站下半夜临客增开情况,及时进行客流疏导。
“五一”假期期间,徐州公交集团提醒广大乘客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市民和游客可通过下载使用“徐州出行”APP,乘车、查询公交出行信息。同时,欢迎拨打徐州公交服务热线96889611咨询。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