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靠在八楼的2路汽车,带走了最后一片飘落的黄叶……因刀郎歌曲《2002年的第一场雪》,乌鲁木齐市2路公交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
许多外地网友不知道的是,早在2011年,因线路优化,该条公交线路已被取消。
最新消息是,4月20日,乌鲁木齐市“2路印记 城市畅游专线”正式开通,线路以八楼、三屯碑为接驳点,覆盖全市主要旅游景点、历史文化街区、商业区,采取双向循环运行模式,是乌鲁木齐首条城市畅游专线。
乌鲁木齐2路公交曾是贯穿乌鲁木齐城区南北的“黄金线路”,覆盖多个商圈和居民区,比如广为人知的“八楼”。
作为八楼主体的新疆昆仑宾馆中楼建成于1959年,是乌鲁木齐市当时最高的建筑物,也是新疆第一座高层建筑,以万山之祖“昆仑”命名,又因楼高8层,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八楼”。
2011年,因BRT快速公交系统开通,原2路停运,但其线路编号作为城市记忆被保留。
为了更好地推动公交优化向文旅倾斜,乌鲁木齐市公交集团决定恢复2路公交线路。据当地媒体报道,走进公交车内,能看到仿“古”的售票台、票夹、报站器等打卡物件,顶部标牌还有“西部歌城·刀郎的第一场雪”相关介绍。
乌鲁木齐市公交集团负责人表示,专线通过“复古外观致敬历史、智慧设施服务现代”的设计,既满足市民便捷出行需求,也为游客提供“一车览尽边城”的深度体验。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