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公交集团立足“精准服务、民生导向”,通过新辟线路、优化调整、延伸覆盖等举措,架起产城协同“快车道”、织密医疗便民“服务网”、打通城市升级“微循环”,构建起高效便捷的公交网络,为产业发展和群众出行注入新动能,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为破解仙游与莆田火车站区域通勤效率低、企业物流成本高等难题,市公交集团开通了K11路高速公交线路。该线路串联莆田火车站、仙游汽车站两大枢纽,并途经艺都大道、仙港大道等产业集聚带。其全程依托高速公路,大幅缩短了通行时间,不仅便利了群众跨城出行、办事,更强化了仙游工艺美术产业、物流园区与莆田火车站区域的联动,为区域产业链协同发展提供了交通支撑。
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就医出行难”问题,市公交集团开通了D150、D351、23(夜)三条医疗专线,覆盖莆田至仙游、埭头及莆田火车站沿线核心区域,直达九五医院等重点医疗机构。该线路设计兼顾居民区与乡镇节点,其中D351路医疗专线连接埭头镇政府与医院,有效缓解了偏远地区群众跨区就医的转乘困扰。“公交+医院”定制线路的布局,彰显了公共服务的温度。
面对城北总部商务区、产业园区快速发展以及住宅区人口激增的双重压力,市公交集团对8路公交线进行了优化调整,新增绶溪路、溪白路站点,直抵莆田二中(洋西站)。调整后的线路有效串联了商务办公区、产业园区、商业区与居民区,减少了企业员工的通勤成本,同时缓解了高峰期道路拥堵问题。
自3月1日起,市公交集团进一步优化公交网络。其中,236路公交线延伸至百威雪津博物馆,10路、213路公交线直达涵江囊山公园。这些线路串联起涵江主城区与工业园区及景区,使企业员工通勤、产业链上下游衔接以及周边旅游更加便利,进一步释放了“公交+产业+文旅”的融合潜力,让城市升级的“微循环”更加高效。
莆田公交网络的持续升级,体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的服务理念,有效缓解交通堵点、降低社会成本、提升区域活力。
下一步,市公交集团将持续倾听企业与群众的呼声,将公交网络与城市规划、产业布局深度融合,让“车轮上的民生工程”成为营商环境的“加分项”、城市竞争力的“助推器”,更好地实现“线路延伸到哪里,发展活力就涌动到哪里”的共赢图景。
2025年,天津轨道交通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轨道集团”)公布了2025年的发展规划,涵盖线路建设、运营优化、技术创新及服务升级等多个方面。此次发布旨在进一步提升天津轨道交通的覆盖率、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舒适的出行体验,同时助力天津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运营成果回顾 客运量与线路里程 2024年,天津轨道交通累计发送旅客2.38亿人次,同比增长7.8%。 运营线路总里程达317.2公里,覆盖全市主要区域。 轨道交通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28.7%。 服务与社会效益 轨道交通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沿线商业区经济活力显著提升,带动就业增长约3.5万岗位。 二、2025年建设与扩展计划 新增线路与站点 2025年计划新增轨道交通里程约50公里,重点推进地铁6号线二期、10号线一期等项目建设。 新增站点覆盖滨海新区、武清区等区域,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预计新增站点将惠及100万市民,缩短通勤时间。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改造 引入无人驾驶技术,计划在6号线试点运行无人驾驶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