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展消息 9月1日起,南昌地铁1、2号线延长线安检正式启用集中判图功能,标志着安检“降本增效”优化管理模式落地应用。该系统充分发挥AI辅助识图、集中判图等智能化技术优势,实现了安检工作效率与质量的双重提升。
1号线北延、2号线东延集中判图室,严格按照“高四平三”(即点位客流高峰期配备4名,客流平峰期配备3名)标准配备专业人员,1号线东延集中判图室,遵循“高二平一”模式优化人力布局。同时,1、2号线延长线各站安检点统一采用“高三平二”配置方案,3条延长线较此方案优化后,共可减配安检人员70余人,预计全年可节约人力成本300余万元。
精细化的人员调配策略,既充分发挥了“安防集成平台”智能化安检的技术优势及精细化的安检管理,又保障了各站点安检工作的高效运转,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进一步筑牢地铁安全防线。
下一步,执法支队将结合各站客流强度,将延长线安检“降本增效”的管理经验嵌入至既有线路,确保“降本增效”目标落到实处,切实提升市民出行的安全感与满意度。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相关推荐:中国轨道交通发展高峰论坛免费参会报名
轨道交通展获悉 9月19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TOD论坛2025青岛年会正式发布《中国城轨TOD指数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指数报告研究范围包括已开通城轨交通TOD(不含有轨电车城市)的46个城市的390条运营/建设/规划线路、7751个物理站点。 报告分别依托各参编单位及协会会员单位的第一手轨道交通运营数据、TOD项目实操经验、国内最早TOD指数、房地产指数研发经验、公共交通政策和学术研究等优势,以及合作伙伴腾讯科技的大数据优势,围绕不同层面的TOD实际应用需求,通过科学、严谨的数据采集与研究分析,汇聚协会、业主、高校、研究和咨询机构的专业力量,并征求城轨资源经营方和地产合作方意见,研发编制而成,旨在为我国TOD发展提供科学、量化评价标准与评估体系。 通过对TOD理念中土地、物业、交通、人口、产业、公共空间等关键要素之间互动关系的深入分析,能够更为系统客观地评估TOD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这进而能切实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地区的规划引导,促进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一体化发展,倡导崭新的TOD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高质量与可持续的人、城、境、业融合发展。 截至2024年底,我国目前58个运营城轨交通的城市中,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