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轨道变“萌圈”
亮相的“熊猫主题”跨座式列车,无疑是重庆单轨列车家族的“软萌担当”。这列以大熊猫为设计灵感的列车,是国内首列“熊猫主题”跨座式单轨列车。
“熊猫主题”跨座式列车从车头到车厢都藏着“小心机”:车头采用经典黑白配色,用极简线条勾勒出熊猫憨态可掬的轮廓,活脱脱一只“萌系列车长”;车身两侧绘制着圆滚滚的熊猫图案,搭配流线型车体,行驶在立体交通网中,像一颗会移动的萌趣风景线。
车厢里更是“熊猫宇宙”,熊猫元素随处可见——中央立着一只憨态可掬的熊猫玩偶装置,这是乘客的“打卡C位”;熊猫主题广告框与扶手吊环相映成趣,连纪念品展示柜都设计成熊猫造型,等车的时间也能沉浸式感受“熊猫文化”。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全车大面积观光玻璃窗,将山城街景尽收眼底;车顶的全景天窗更是妙笔,列车穿楼过桥时,乘客抬头就能与重庆的蓝天、层叠的建筑“同框”,将“山城特色”和“萌系体验”完美融合。
从2005年轨道交通2号线“穿楼而过”惊艳全国,到今天“熊猫主题”列车开启文旅新场景,重庆单轨用20年时间,从“交通线”变成了“风景线”,又升级为“文化线”。

从“走得稳”到“走得潮”
作为重庆轨道交通的“技术基石”,新一代跨座式单轨技术平台的发布也是现场一大亮点。该平台依托20年运营经验与持续创新,既能适配单、双轴跨座式单轨的不同需求,还能根据线路运能、造价提供定制方案。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系统融合+集成中控”技术,首创“实体列车+数字资产”双交付模式,相当于为每列列车配备了“数字分身”,从制造到运维全周期都能实现智能化管理。此外,永磁电机、高频辅逆等节能技术的应用,让单轨列车更“绿”更“智”,不仅能高效覆盖城市干线,还能精准服务景区、机场等特殊场景,为单轨“走出去”攒足了底气。
新一代跨座式单轨技术平台与“熊猫主题”列车的双重发布,通过全链条创新驱动、定制化系统解决方案,彰显了跨座式单轨在轨道交通领域所具备的强劲竞争力。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轨道交通展消息 根据提供的2025年10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数据,以下进行深入分析。分析将涵盖总体运营规模、客运量变化、运营效率、系统类型对比、进站量与客运量关系、运营管理等方面,并结合数据揭示趋势和隐含问题。 1. 总体运营规模 城市覆盖与网络扩展:2025年10月,全国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3条,运营里程达11330.5公里。这表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已非常庞大,覆盖了绝大多数主要城市,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 客运量巨大:月客运量28.2亿人次,进站量16.8亿人次,日均客运量约9096.77万人次。开行列车376万列次,平均每日开行约12.13万列次。这些数字凸显了城市轨道交通在日常通勤中的关键作用,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 无新开通线路:本月无新开通线路,但运营里程环比可能有所增加(计算显示环比增加约474公里),可能源于现有线路的延伸或调整,而非全新线路投入运营。 2. 客运量变化趋势 环比增长显著:客运量环比增加1.3亿人次,增长4.8%。这种短期增长可能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如10月黄金周假期带来的出行需求增加,或经济活动的短期复苏。 同比增长放缓:客运量同比增加0.5亿人次,增长1.8%。同比增长率较低,可能反映市场接近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