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展消息 5月15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高温超导电动悬浮列车磁轨相互作用基础研究”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咨询审议会在成都召开。
该项目由西南交通大学牵头,联合上海交通大学、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速飞车山西省实验室、中科院电工技术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五家单位共同承担。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卢春房院士,西南交大翟婉明院士,西南交大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平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中心项目主管陈洋子(线上)出席会议。
王平代表项目牵头单位在致辞中表示,西南交通大学将提供各项保障条件,不断加强过程管理,确保项目高质量推进实施。陈洋子对项目团队获得立项批复表示祝贺,提出牵头单位要落实项目管理主体责任,落实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政策,组织论证好项目实施方案,确保项目研究目标和任务按期完成。

卢春房院士担任项目咨询专家组组长并主持实施方案论证会。项目负责人赵春发研究员和四位课题负责人介绍了项目及课题研究背景、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重点汇报了项目及课题组织实施方案,明确了考核指标及预期研究成果。专家组成员、项目顾问专家翟婉明院士、项目责任专家就项目和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对项目总体实施方案及技术路线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专家组经过质询和讨论,认为项目实施方案目标明确、技术路线清晰、组织管理机制完善,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一致同意通过项目实施方案。
本次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咨询审议会的顺利召开,为“高温超导电动悬浮列车磁轨相互作用基础研究”项目的具体实施指明了方向,项目团队将根据专家组意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实施方案,加强课题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扎实推进研究进度,为我国高速磁浮交通技术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中车长客股份副总经理李宏伟,国防科大李杰教授,北京交大吴命利教授,清华大学瞿体明研究员,同济大学徐俊起研究员,中铁四院副总工徐绪宝,铁科院研发中心总工白鑫,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都青华,中车唐山副总工张雷,北京交大蔡小培教授,中国电建华东勘测设计院王滨正高工,学校科研院、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相关负责同志、项目组成员等50余人参会。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轨道交通展消息 根据提供的2025年10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数据,以下进行深入分析。分析将涵盖总体运营规模、客运量变化、运营效率、系统类型对比、进站量与客运量关系、运营管理等方面,并结合数据揭示趋势和隐含问题。 1. 总体运营规模 城市覆盖与网络扩展:2025年10月,全国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3条,运营里程达11330.5公里。这表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已非常庞大,覆盖了绝大多数主要城市,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 客运量巨大:月客运量28.2亿人次,进站量16.8亿人次,日均客运量约9096.77万人次。开行列车376万列次,平均每日开行约12.13万列次。这些数字凸显了城市轨道交通在日常通勤中的关键作用,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 无新开通线路:本月无新开通线路,但运营里程环比可能有所增加(计算显示环比增加约474公里),可能源于现有线路的延伸或调整,而非全新线路投入运营。 2. 客运量变化趋势 环比增长显著:客运量环比增加1.3亿人次,增长4.8%。这种短期增长可能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如10月黄金周假期带来的出行需求增加,或经济活动的短期复苏。 同比增长放缓:客运量同比增加0.5亿人次,增长1.8%。同比增长率较低,可能反映市场接近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