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展消息 近日,从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传来喜讯,贵阳地铁3号线项目申报的《复杂城市环境下岩溶地区地铁盾构区施工安全控制技术研究》课题荣获中施企工程建设企业青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成果奖;《一种半盖挖地铁车站附属结构快速施工技术》课题荣获中施企工程建设微创新技术三等成果奖。
《复杂城市环境下岩溶地区地铁盾构区施工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于贵阳地铁 3 号线明珠大道站~农学院站、农学院站~花溪公园站、花溪公园站~贵州大学站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经实践证明,盾构首次在复杂城市环境下岩溶地区地铁盾构区间安全施工,顺利完成了喀斯特地貌盾构始发、掘进、接收、下穿侧穿老旧居民小区、浅埋下穿河流和地下构筑物等复杂城市环境下的盾构施工,隧道沉降控制、周边城市环境控制、环保控制均控制到位,保障了施工安全质量要求,同时也提升了施工进度,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半盖挖地铁车站附属结构快速施工技术》以贵阳地铁 3 号线农学院站工程为依托,利用半盖挖车站围岩地质条件特点,结合附属结构位置,形成半盖挖主体基坑开挖的出渣斜通道,垂直运输部分调整为斜通道水平运输,出渣效率提高。通过利用附属基坑作为斜通道,实现永临结合,减少后期附属与主体接口处混凝土破除量,开挖预留土体后即可完成附属基坑开挖,加快了施工效率,减少了施工工期,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行业影响力。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