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上海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有媒体提问:现在逐步复工复产了,还是有市民反映小区门难出,有些企事业单位要求复工不能乘坐公共交通,这方面有哪些防疫要求?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介绍:随着上海疫情形势稳中向好,本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分类别、分阶段推进复工复产的要求。5月22日到31日期间复工复产的相关疫情防控工作主要涉及几个方面:
一是在人员管理方面,企业要实施闭环管理,无疫情风险的企业与居住地点间实施两点一线通行;有疫情风险的企业或社区推进点式复工。以上都要通过场所码或数字哨兵,以便于及时掌握出入人员健康状况。对于来自管控区、封控区等地区的返岗人员和新上岗人员,要实施 2-3 天闭环管理。同时,根据市域交通恢复情况,复工复产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公共交通方式通勤。
二是在核酸及抗原检测方面,企业要按照所在属地要求频次,开展核酸筛查,并每日加做1次全员抗原检测;与社会面接触的企业员工,每日进行1次核酸检测。大型工厂每日进行1次抗原检测,每2日开展1次核酸检测。
三是企业要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按要求落实好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督促本企业员工及各类在企人员按照要求自主开展健康监测,并做好异常人员的及时发现、信息报告和配合专业部门的处置。企业要加强员工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提高第三针接种率。要加强中药干预,提高员工免疫能力,预防感染。要定期开展员工心理疏导,及时了解掌握员工的心理状态。
同时,员工也应落实个人健康责任,要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按要求佩戴口罩等,进出办公场所,按要求扫场所码或数字哨兵。
赵丹丹表示,6月1日以后,将根据上海疫情形势作出调整。只有企业、社区、员工各方齐心协力,并坚持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安全生产等方面齐抓共管,才能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秩序,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
轨道交通展获悉 9月19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TOD论坛2025青岛年会正式发布《中国城轨TOD指数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指数报告研究范围包括已开通城轨交通TOD(不含有轨电车城市)的46个城市的390条运营/建设/规划线路、7751个物理站点。 报告分别依托各参编单位及协会会员单位的第一手轨道交通运营数据、TOD项目实操经验、国内最早TOD指数、房地产指数研发经验、公共交通政策和学术研究等优势,以及合作伙伴腾讯科技的大数据优势,围绕不同层面的TOD实际应用需求,通过科学、严谨的数据采集与研究分析,汇聚协会、业主、高校、研究和咨询机构的专业力量,并征求城轨资源经营方和地产合作方意见,研发编制而成,旨在为我国TOD发展提供科学、量化评价标准与评估体系。 通过对TOD理念中土地、物业、交通、人口、产业、公共空间等关键要素之间互动关系的深入分析,能够更为系统客观地评估TOD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这进而能切实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地区的规划引导,促进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一体化发展,倡导崭新的TOD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高质量与可持续的人、城、境、业融合发展。 截至2024年底,我国目前58个运营城轨交通的城市中,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