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湖万象食家站台
一辆长得像从科幻片里
逃出来的“胶囊巴士”
突然闪现!
无驾驶舱、无后视镜
但安全感满满!
别怀疑
这是来自罗湖的
L4级无人驾驶公交!
作为深圳落实“20+8”产业集群战略与《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关键举措,该项目由罗湖区与深圳巴士集团联合打造,旨在以智能网联技术赋能罗湖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建设,将“科技+消费”深度结合,为市民与游客提供创新出行服务。
首期开通的线路以万象食家与罗湖口岸为首末站,总里程10.9公里,单程运行约35-45分钟(高峰时段或有延长)。重点是,它串起了罗湖中心——国贸、大剧院、地王大厦、深圳万象城这些顶流商圈和地标!市民尽情扫货、游客Citywalk打卡,直接安排得明明白白!
罗湖无人驾驶小巴采用无驾驶舱、无后视镜的前瞻设计,配备独立充电接口与安全监测系统。正式运营计划于8月底启动,届时市民可通过“深巴出行”小程序预约免费乘车,可在国贸、地王大厦等六大固定站点便捷搭乘。
此次投入的L4级无人驾驶小巴无需人工干预,可自主决策行驶。车辆配备20余个高精度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实现360°无盲区监测,最远感知距离达200米。关键系统如传感器、计算单元、线控底盘均采用双备份设计,确保极端情况下仍可安全运行。车辆还能实时预测其他交通参与者轨迹,精准识别红绿灯并严格遵守交规,在复杂路口自动调整行驶策略。
作为国内一线城市核心城区首个开放复杂路况的无人驾驶项目,其落地具有标杆意义。此条无人驾驶小巴线路途经罗湖区嘉宾路、人民南路等车流、人流密集路段,涵盖多向交通参与者(车辆、行人、非机动车),对无人驾驶技术提出极高挑战。项目团队通过前期密集道路测试,优化算法与硬件协同,确保车辆在高峰时段也能平稳运行。
从特区前沿的罗湖口岸到潮流地标万象城,这辆“科技方舟”正重新定义城市出行。随着智能网联技术与消费场景的深度融合,罗湖以创新实践昭示着未来城市交通的无限可能。罗湖无人驾驶小巴的落地,不仅标志着深圳智能网联汽车应用迈入新阶段,更以科技之力重塑城市出行方式,为全球自动驾驶商业化提供“罗湖方案”。
轨道交通展获悉 9月19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TOD论坛2025青岛年会正式发布《中国城轨TOD指数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指数报告研究范围包括已开通城轨交通TOD(不含有轨电车城市)的46个城市的390条运营/建设/规划线路、7751个物理站点。 报告分别依托各参编单位及协会会员单位的第一手轨道交通运营数据、TOD项目实操经验、国内最早TOD指数、房地产指数研发经验、公共交通政策和学术研究等优势,以及合作伙伴腾讯科技的大数据优势,围绕不同层面的TOD实际应用需求,通过科学、严谨的数据采集与研究分析,汇聚协会、业主、高校、研究和咨询机构的专业力量,并征求城轨资源经营方和地产合作方意见,研发编制而成,旨在为我国TOD发展提供科学、量化评价标准与评估体系。 通过对TOD理念中土地、物业、交通、人口、产业、公共空间等关键要素之间互动关系的深入分析,能够更为系统客观地评估TOD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这进而能切实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地区的规划引导,促进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一体化发展,倡导崭新的TOD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高质量与可持续的人、城、境、业融合发展。 截至2024年底,我国目前58个运营城轨交通的城市中,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