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申通地铁集团消息,轨道交通21号线一期军民路站主体基坑完成最后一块大底板浇筑,封底完成,标志着该车站顺利度过基坑开挖风险,正式进入主体结构回筑阶段,同时,该车站成为21号线一期工程首座完成基坑封底的车站。
军民路站自8月下旬基坑开挖以来,地铁建设者们坚持精细化管理,克服高温、台风等影响,在“十一”前夕,完成首块底板浇筑。为严格落实风险监控,有效控制基坑施工安全风险,团队抓紧施工,在10月19日晚完成最后一块大底板浇筑,为后续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轨道交通21号线一期是一条贯穿浦东新区的南北向市区线,全线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全长约28公里,设18座车站。
线路位于浦东新区范围内,由南向北途经川沙、康桥镇、张江镇、金桥镇、高行镇,串联了国际旅游度假区、张江科学城、金桥出口加工区三大功能区及张江副中心、金桥副中心两个主城副中心。
未来建成通车后,将为沿线居民出行提供更好的公共交通设施服务,同时促进沿线重点区域开发、提高沿线出行效率和品质,弥补轨道网络覆盖空白、缓解6号线客流压力,提升网络整体效益、改善市区交通结构和环境,尤其对促进浦东新区三大功能区联动发展,支撑两个主城副中心功能的发挥并推动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轨道交通展获悉 9月19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TOD论坛2025青岛年会正式发布《中国城轨TOD指数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指数报告研究范围包括已开通城轨交通TOD(不含有轨电车城市)的46个城市的390条运营/建设/规划线路、7751个物理站点。 报告分别依托各参编单位及协会会员单位的第一手轨道交通运营数据、TOD项目实操经验、国内最早TOD指数、房地产指数研发经验、公共交通政策和学术研究等优势,以及合作伙伴腾讯科技的大数据优势,围绕不同层面的TOD实际应用需求,通过科学、严谨的数据采集与研究分析,汇聚协会、业主、高校、研究和咨询机构的专业力量,并征求城轨资源经营方和地产合作方意见,研发编制而成,旨在为我国TOD发展提供科学、量化评价标准与评估体系。 通过对TOD理念中土地、物业、交通、人口、产业、公共空间等关键要素之间互动关系的深入分析,能够更为系统客观地评估TOD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这进而能切实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地区的规划引导,促进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一体化发展,倡导崭新的TOD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高质量与可持续的人、城、境、业融合发展。 截至2024年底,我国目前58个运营城轨交通的城市中,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