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精武镇范围内的津静市域(郊)铁路首开段项目,因项目用地不符合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需修改用地规划。日前,《天津市西青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涉及天津中心城区至静海市域(郊)铁路首开段工程规划修改方案公示,并将于10月10日上午举行修改方案听证会。天津中心城区至静海市域(郊)铁路首开段近期将与地铁5号线贯通运营。
项目概况
天津中心城区至静海市域(郊)铁路首开段工程西起团泊西区大学城,东至梨园头,近期与地铁5号线贯通运营,途经团泊快速、京华道等道路,为团泊西区大学城及中日健康产业园、精武镇等地区提供出行服务。
线路正线全长约13.4km,设3座车站;其中高架段11.3km,地面段1.4km,地下段0.7km。
市域(郊)铁路静海线沿津安发展廊道布设,串联了津城与西青区、静海区之间的重要枢纽和生活、产业组团,有效拉近外围地区中等城市与城市群中心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
线路沿线主要经过子牙产业园、静海主城、团泊西区、精武镇、文化中心、海河柳林和东丽开发区等重点发展区域以及滨海国际机场、天津南站、静海北站等重要交通枢纽。
为促进团泊西区和精武镇等外围地区均衡发展,通过市域铁路的建设提升外围地区的交通可达性,疏解城市核心压力,沿轨道走廊布置居住、产业、公服等设施,引导城市沿轨道廊道集约发展,人口沿轨道走廊集聚,规划市域(郊)铁路津静线首开段工程主要服务中日健康产业园、团泊西区大学城、精武镇等组团,对于解决团泊西区、精武镇与津城之间通勤出行需求,支撑团泊西区、精武镇与津城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规划修改后,西青区范围涉及调入地块2.37公顷,包括一般耕地1.42公顷、林地0.26公顷、其他农用地0.17公顷、未利用地0.52公顷,共涉及4个片区。
本项目在《规划》中涉及的4个片区,拟修改为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修改后,全区林业用地区面积减少0.26公顷、一般农地区面积减少1.58公顷,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面积减少0.53公顷,其他用地区面积增加2.37公顷。
项目涉及占用规划一般耕地1.42公顷,拟从西青区精武镇王庄子村中进行补充。确保了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更连片,符合耕地补充要求。并且与西青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的耕地保有量方案相衔接,确保满足国家和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要求。
今年6月,时任静海区区长金汇江做客《公仆走进直播间》节目时透露,津静市域(郊)铁路首开段项目,已于2021年11月份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目前静海区段进展顺利,首开段计划2024年开通试运营。津静市域(郊)铁路二期工程将延伸至静海主城区,正在进行前期策划研究,推动项目尽早实施。
轨道交通展获悉 9月19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TOD论坛2025青岛年会正式发布《中国城轨TOD指数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指数报告研究范围包括已开通城轨交通TOD(不含有轨电车城市)的46个城市的390条运营/建设/规划线路、7751个物理站点。 报告分别依托各参编单位及协会会员单位的第一手轨道交通运营数据、TOD项目实操经验、国内最早TOD指数、房地产指数研发经验、公共交通政策和学术研究等优势,以及合作伙伴腾讯科技的大数据优势,围绕不同层面的TOD实际应用需求,通过科学、严谨的数据采集与研究分析,汇聚协会、业主、高校、研究和咨询机构的专业力量,并征求城轨资源经营方和地产合作方意见,研发编制而成,旨在为我国TOD发展提供科学、量化评价标准与评估体系。 通过对TOD理念中土地、物业、交通、人口、产业、公共空间等关键要素之间互动关系的深入分析,能够更为系统客观地评估TOD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这进而能切实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地区的规划引导,促进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一体化发展,倡导崭新的TOD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高质量与可持续的人、城、境、业融合发展。 截至2024年底,我国目前58个运营城轨交通的城市中,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