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43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轻轨线路274条,运营里程9839.3公里,完成客运量26亿人次,进站量15.4亿人次;16个城市开通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25条,运营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运量7757万人次,进站量5221万人次;18个城市开通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线路34条,运营里程520.5公里,完成客运量962万人次,进站量908万人次。
本月新增运营里程119.8公里,新增运营线路2条,为天津地铁7号线一期南段、徐州地铁6号线一期;新增运营区段9个,为成都地铁10号线三期首开段(武侯祠站—太平园站)、成都地铁17号线二期、天水有轨电车示范线(花牛站—分路口站)、南宁地铁4号线一期后通段、长春地铁2号线东延线、深圳地铁16号线二期、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二期、广州地铁13号线二期延伸段(天河公园站—鱼珠站)、广州地铁14号线二期(乐嘉路站—嘉禾望岗站)。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相关推荐:中国轨道交通发展高峰论坛免费参会报名
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化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电池使用寿命推算,我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预计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据统计,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司长刘洪生说,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围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全产业链,积极推进相关国家标准研制发布,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截至目前,我国已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22项,涵盖动力电池回收通用要求、管理规范、拆解规范、余能检测、再生利用、锂离子废弃物回收利用、再生黑粉等多个方面,有力支撑和引领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高质量发展。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谢再春介绍,福建省作为全国动力电池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实现了科技创新与标准研制深度融合,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化示范模式。 宁德时代子公司邦普循环将自主研发的DRT定向循环技术转化为先进标准,实现镍钴锰回收率99.6%、锂回收率96.5%,2024年处理废旧电池超12万吨,再生锂盐1.71万吨。 泉州清能公司通过构建标准体系,2024年处理退役电池237吨,减碳238吨,产值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