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设固定线路、不设固定站点,手机下单随叫随走。近日,张家港的“动态公交”又迎来了全新升级。

一辆辆宇萌E5S摇身一变,化作灵动俏皮的“动态小沙舟”,以轻盈之姿灵活地穿梭于张家港的城市脉络之中,不仅为市民带来“智能便捷”的全新出行体验,更成为了张家港一道流动的智慧城市风景线。
市民日常出行时,只需打开手机,进入张家港公交公众号中的动态公交板块,确定上下车位置并下单,系统便会派单给附近车辆,车辆到达起始地后,出示验证码一步登乘,快速上车,整个过程方便、快捷,市民乘客仅需支付3元票价,就能享受专车的出行体验。
随着这批宇萌E5S的焕新上线,张家港的“动态公交”不仅为市民带来了更高品质的智慧出行体验,在运营效率与人文关怀方面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作为张家港市港城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全新引入的网约公交“新势力”,宇萌E5S融合了第三方网约平台,出厂即可实现网约运营,配合自动验票功能,大大地简化了运营管理流程;同时,低入口、宽车门等适老化设计,进一步提升了登乘体验与换乘效率,让运营更省心、出行更高效。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民出行需求也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等新特点。传统公交“定线、定站、定时”的服务模式在应对城市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出行需求时,逐渐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新区、郊区等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固定线路公交往往面临运营效率不高的问题。
为了精准匹配供需,为市民提供更精准、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众多公交运营企业纷纷创新运营模式,引入微循环公交,拓展“网约公交”服务。
这种将互联网技术与常规公交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既填补了传统公共交通的服务空白,满足了市民个性化、便捷化的出行需求,又提高了公交运营企业的车辆利用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开辟了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在这一创新浪潮的推动下,江西鹰潭推出的网约公交,让市民步行最远不超过100米就能乘车,彻底填补了传统公交的服务盲区;天津空港经济区则在运营区域内设置了200余个虚拟站点,基本上可以实现小区和企业门前就有上下车点位,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河南南阳不仅推出了网约公交,还针对不同人群开发了很多定制服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而云南昆明的“灵活公交”近期也在呈贡区三个片区开始试点运行。一场围绕个性化、精准化服务的公交发展新浪潮正加速席卷全国。
未来,宇通也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深度聚焦行业痛点与未来趋势,用更优质的产品、更智能的解决方案,为更多公交企业转型升级添彩助力,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宇通力量。
轨道交通展消息 根据提供的2025年10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数据,以下进行深入分析。分析将涵盖总体运营规模、客运量变化、运营效率、系统类型对比、进站量与客运量关系、运营管理等方面,并结合数据揭示趋势和隐含问题。 1. 总体运营规模 城市覆盖与网络扩展:2025年10月,全国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3条,运营里程达11330.5公里。这表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已非常庞大,覆盖了绝大多数主要城市,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 客运量巨大:月客运量28.2亿人次,进站量16.8亿人次,日均客运量约9096.77万人次。开行列车376万列次,平均每日开行约12.13万列次。这些数字凸显了城市轨道交通在日常通勤中的关键作用,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 无新开通线路:本月无新开通线路,但运营里程环比可能有所增加(计算显示环比增加约474公里),可能源于现有线路的延伸或调整,而非全新线路投入运营。 2. 客运量变化趋势 环比增长显著:客运量环比增加1.3亿人次,增长4.8%。这种短期增长可能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如10月黄金周假期带来的出行需求增加,或经济活动的短期复苏。 同比增长放缓:客运量同比增加0.5亿人次,增长1.8%。同比增长率较低,可能反映市场接近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