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丹东公交集团121路14台新能源公交车将正式上线运营。

此次新车投放是丹东公交集团年度车辆更新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88辆新能源公交车将陆续投用,覆盖多条线路并新增社区微循环及网约定制线路,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亮相的新能源公交车,在车辆设计上,采用低入口设计,更好地方便老年乘客上下车;配置人体工程学皮革软垫座椅,标配空调系统,乘坐更舒适。
本次上线的121路新车均为纯电动配置,实现零排放、低噪音,适配丹东气候与路况特点。智能配置方面,车辆搭载全数字液晶仪表盘、360度环影、ADS驾驶辅助系统,结合盲区监测报警、转弯语音提醒、司机行为分析等功能,构建全方位安全防御体系,确保行车全程可视可管可控;后置电池设计则显著提升涉水性能,保障恶劣天气运营安全。
车辆集成精准客流统计与智能调度系统,为线网优化和运营效率提升提供数据支撑;全面支持微信、支付宝、云闪付、安东行等电子支付方式,新增“刷脸乘车”功能,大幅提高上下车效率。
据了解,此次公交车更新覆盖103、111、121、123、128路共5条线路,预计12月中旬完成全部88台新能源公交车的投放。
除现有线路升级外,丹东公交集团还将投放6米小型公交车,新开通于家、白房路2条社区微循环线路及1条新老城区网约定制公交线路,切实解决北部地区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完善新老城区公共交通网络。
此外,丹东公交集团还新购置8台50座客运版豪华大巴车,开展旅游、商务通勤包车业务,助力本地旅游经济发展。
此次大规模车辆更新换代,以绿色、智能、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升级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市民出行幸福感,为城市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轨道交通展消息 根据提供的2025年10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数据,以下进行深入分析。分析将涵盖总体运营规模、客运量变化、运营效率、系统类型对比、进站量与客运量关系、运营管理等方面,并结合数据揭示趋势和隐含问题。 1. 总体运营规模 城市覆盖与网络扩展:2025年10月,全国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3条,运营里程达11330.5公里。这表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已非常庞大,覆盖了绝大多数主要城市,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 客运量巨大:月客运量28.2亿人次,进站量16.8亿人次,日均客运量约9096.77万人次。开行列车376万列次,平均每日开行约12.13万列次。这些数字凸显了城市轨道交通在日常通勤中的关键作用,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 无新开通线路:本月无新开通线路,但运营里程环比可能有所增加(计算显示环比增加约474公里),可能源于现有线路的延伸或调整,而非全新线路投入运营。 2. 客运量变化趋势 环比增长显著:客运量环比增加1.3亿人次,增长4.8%。这种短期增长可能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如10月黄金周假期带来的出行需求增加,或经济活动的短期复苏。 同比增长放缓:客运量同比增加0.5亿人次,增长1.8%。同比增长率较低,可能反映市场接近饱...